“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似乎已是一句耳熟能详的口头禅,在我们发现喜欢做的事情时用作鼓励,在我们发现喜欢做而做不好时用作安慰。那么兴趣这位老师,你真的了解吗,它是你熟悉的那位老师吗,你喜欢这位老师吗?
可以说,兴趣是位敬业的老师,那么什么是兴趣?兴趣,是对于事情特殊认识倾向的心理活动,带有情感色彩,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兴趣作为个体进行成就事业活动的基础,是发挥和发展其创造能力的心理推动力之一,可以激发个体进行创造活动的内部动机,充分发挥潜能的作用,使其感知力敏锐,创造性思维活跃,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
兴趣可以被分为三个层次,外在兴趣、内在兴趣、深层兴趣。
外在兴趣,从直观感受出发,刺激感官产生兴趣。比如,当你的同学想你推荐一首你未听过的新歌,听了以后感觉很好听,又上网搜索歌手的信息,又听了他的另一首歌很好听,于是日后经常听他的歌了。外在兴趣,受到很直接的刺激产生的兴趣,很直观很简单,喜欢就是喜欢,比喜欢就是不喜欢。
内在兴趣,经由内在产生情绪兴趣由感官曾提升到思维层,由此产生了内化的兴趣,更为持久和自主。比如,当你在朋友家看到多肉植物很喜欢,然后自己开始着手养植物,并学习如何养植物,什么时间浇水,什么时间松土等等。当兴趣到达思维层,持续地出现在某一定向领域,逐渐产生能力。
深层兴趣,已不单纯是兴趣,而是通过学习强化促使内在兴趣不断深化,形成习惯,培养能力,兑现价值。比如,姚明,身高适合打篮球,本身喜欢打篮球,进入专业学校学习,毕业后进入CBA,夺冠后进入NBA。可能这个例子很熟悉,而深层兴趣,不仅在于有感官满足和认知标准,还触发了更强的动力和毅力。
那么回到兴趣的老师身份上,我们该如何与兴趣建立良好关系呢。可以试试三步走的方式,第一步,发掘兴趣,让自身充分地感官满足,从中发掘兴趣,获得兴趣的印象分;第二步,利用资源,在感官满足感持续的过程中,通过掌握更多的知识,助力外在兴趣进化到内在兴趣;第三部,量化价值,找到一个可衡量的方式,让兴趣有量变产生质变。另外,在学习过程中,要合理设定目标,以免过高造成兴趣减弱,同时不断重复,固化兴趣。
兴趣越强烈,学习动力会越足,价值转化会更容易,三者相辅相承,正向递进,逆向反馈,形成发展兴趣的闭环。做兴趣的学生,好好学习,天天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