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辅导机构的老师,接触最多的,除了孩子应该就是学生家长了,班级里的孩子性格各异,家长也是各有不同。
(一)
就拿昨天晚上的课来当例子,尽管班级里只有二十几个孩子,但是有几个比较典型的父母。
一般初中的课是晚上六点半开始,其中一个孩子迟到了几分钟,他进教室的时候已经开始讲课了,孩子从教室前边走到座位上坐在第一排,一边脱衣服一边看老师的板书,然后妈妈从教室后侧绕到孩子座位旁边,蹲下来给孩子收拾书包,拿出来课本和学习用具,然后拿走孩子的书包和衣服。
课间,给几个孩子批作业,一边批一边给孩子们讲错题,然后一个孩子妈妈从后边走过来,打断了我和孩子们讲题说:老师,XX她上课不听讲,老是在写别的东西,上课我提醒了她两次,还跟我发脾气呢,您帮我提醒她一下,还没人能管她了呢。
以上这两个父母代表了我经常见的三种父母,第二位孩子妈妈其实代表了两类父母。
第一位孩子妈妈,我个人觉得,其实初中的孩子并不是很大,但是也不算小了,像整理书籍这种事情,应该也可以自己处理了,关于孩子的作业,这节课需要用哪本书,需要做哪些作业,没人会比孩子更清楚,即便是家长手里有孩子的课程表。
第二位孩子妈妈,我个人觉得是犯了两种错误:第一点,上课提醒孩子好好听课,一个是打扰了孩子的上课节奏,另一个是会让孩子觉得很没有面子;第二点,不管是学校的老师还是辅导机构的老师,接触的孩子都会比较多,如果发现哪个孩子身上有问题,只能说是对这个孩子关注多一些,但是不可能说用全部的精力来教这个孩子,但是父母不一样,他们只需要把精力放在自己家孩子身上就可以了,所以一旦发现自己的孩子哪里有问题,首先应该是自己来教,自己来引导才对。
每个班里都会有这样的家长,课前盯着孩子,不让说话不让玩,课上也一直盯着孩子,如果发现不听课不记笔记,不是走上前去提醒,就是一直“咳咳咳”的清嗓子提醒,课后再针对孩子没能让他们满意的地方训斥一番。。。
我个人觉得,尽管家长这么做是因为关系孩子,爱孩子,但是对孩子的干预好像有点多,引导的也不是很够,毕竟孩子终将长大,所谓的独立,不仅仅是一个结果,更重要的是成长为一个独立的人的过程。
(二)
周六初二的班级里,有两位我很喜欢的孩子妈妈。
先说一下孩子。
第一个孩子,虽然这个孩子在上初二的课,但是实际上这个孩子才刚上五年级。虽然是班上最小的孩子,但是学习上却很独立。作业从来都是自己做,不需要父母干预。
第二个孩子,小学一直在尖子班,六年级的时候参加冬令营,误打误撞闯到了联赛班,虽然初一整一年学习都很吃力,但是从来没有放弃过坚持,现在初二,跟上老师的思路和节奏已经没有问题了,但依旧很努力。
这两个孩子的家长,都有一个共性:尽力给孩子提供好的学习环境,但是从不干预。
第一个孩子的妈妈,每次上课的时候都到的很早,孩子坐在第一排靠边的位置,这个妈妈就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周六的这个班级比较特殊,因为老师比较优秀,所以旁听的家长会比较多,有的还会拿着DV或者Ipad等器械录像,每次发什么资料的时候,大多数家长们都会要一份,甚至还会多要一份用来整理。但是这位孩子妈妈,不管是发什么资料的时候,从来都不要,也不会录老师的课,就拿一本书坐最后一排看。
第二个孩子的妈妈,对孩子的期望并不是很高,把孩子送到教室以后就去做自己的事情,从来不跟着听课。每次我们聊天的时候她都会说觉得孩子很辛苦,周末不想让他上补习班,但是孩子很喜欢这个课程,所以一直坚持着上课。孩子在上学之前,她对孩子说:我喜欢文科所以对理科一窍不通,如果你能坚持的话就上,坚持不住的话就告诉我,我不强迫你上。
我不确定这两位妈妈具体从事什么工作,在她们自己的那个领域有什么成就,但是我觉得作为家长,她们不干涉孩子的学习,尊重孩子的选择,懂得引导孩子。这次期中考试成绩出来,第二位孩子妈妈跟我说,孩子是年纪第三,班级第一。尽管成绩不错,但是这位妈妈的言语中带着喜悦,却没有傲娇,我相信即便是我的这位学生考了班级第三或者更差一些她也会用同样的表情跟我传达这个消息,因为她的心态是平的。
十二三岁的孩子,他们的求学之路还很漫长,成长的路也很长,我相信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和他们独特的地方。即便是在大人们看来的“差孩子”,也是善良的“差孩子”,他们需要正确和积极的引导,而最重要的引导人就是他们自己的父母。故而作为父母,最重要的并不是每个月能有多少收入用于孩子的教育,而是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能够伸出援手,而不是带着钱把他们推向学校或者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