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并不觉得90后需要什么定位,也不需要什么特征,因为每个个体就是每个人的特征,并不需要年龄去划分。我觉得90后文学应该是写出与时代相近的东西,比如上世纪八十年代乡土文学热,是因为老一辈作家都有乡村生活经验,而90后应该过多的去关注自己所处的环境。另外,由于现代是信息社会,使得90后接触了大量不同的艺术门类,所以他们作品的表现形式更加多元,先锋。
与其说90后现在不发声了,还不如说他们更加成熟。因为文学本身具有净化声音的属性,我不反对80后一些作家的所谓商业运作,这或许还起到传播文字的作用,但我排斥在进行一些商业运作中,过度的消费文学。因为真正喜欢一样东西,你是不舍的去伤害它的。
我对90后还是比较了解的。2013年我在一个七千多诗人的微信公众号上策划过一系列90后诗人作品展示,当时点击反响不错。当时有蒋在,予望,莱明等人参与,当然也包括了骥文和禾必。90后小说家近两年读的比较多,上次在人民文学看到李唐小说,还用手机拍了下来回去读,也邮箱要过庞羽的小说,就想安静地欣赏。
我13岁的时候,看到我爸的打油诗,当时以后这就是现代诗,就对这种问题感兴趣了。后来遇到盐池县的前辈诗人张联,他觉得我骨子里有诗性,推荐我在盐池县的(盐州文苑)发表。我19岁在延河发表了一组诗,使我觉得自己有了一种莫名的自豪感,这种自豪感第一是来源于认识了诗人这个有意思的群体,二来是感觉自己终于找到了一种安全感和孤独感,因为我需要一种文体去让别人去了解,但又不想让大部分人了解。
其实与文字相关的工作都是迫不得已,是因为自己没有别的本事,有时候我在想,如果我以律师的身份去写作,那一定很酷。文学对我不意味着什么,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只是因为我喜欢它,使我觉得我应该去保护它。所以我特别介意平时饭桌上朋友说我是诗人,因为这意味着又有人起哄要求即兴作一首诗,我知道他们不是有意的,但我就是觉得这对诗歌很不尊重。
这可能与他们本身的经历有关,正因为写作是一种生活方式,所以它必须随性。至于你说的琢磨不透,可能与他们的写作规划有关。就我来说,在写作的前十年,每次书写都是新的开始,是蹒跚学步,而我们因摇晃所走的曲线,才是文本最终的方向。有人和我讨论,你要形成自己的风格,但我发现一些过早形成风格的诗人在四十岁左右就已经枯竭。所以写作初期需要摇摆,需要让人捉摸不透。再说,现在的时代对艺术要求越来越高,一种风格或者地域领地无法使你成为一个伟大的艺术家,导演梅尔吉布森就很懂这个道理,他拍宗教题材的电影已经很厉害了,当人们以为他会一直这么拍下去的时候,他镜头一转,拍起了战争片。
我不同意这位老师的观点。我一直有这样的感觉,一个作家,你可以没有经历,但一定要有阅读。作为后辈,肯定都是研究或者读着前辈的作品过来的。可能是大家对传统的定义理解不一样吧,但我肯定的是,90后作者一定是继承传统的,他们只是以一种更加隐秘的方式去表现罢了。
这些大师的作品肯定或多或少都读过。但我更喜欢看中国作家的作品。说到作品文体,我读的最多的是短篇小说。其实说到读,我是很心虚的,因为近一年来,我每晚都用手机读一篇短篇小说然后睡觉,不知道这算不算阅读,但我知道,这一定是不完整的阅读,因为这种方式太过随意,没有仪式感,并且读的太过碎片化,你不能完整地去了解一个作家所有的作品。
可能是我太过偏激,我发现一个现象,除了某种特殊原因发生,一般在世作家作品的销量与质量呈现反比。网上普通网友都说余华(活着)感人,有次我去书店,看到几周前被我翻过的(活着)连位置都没变过。文学还是比较小众的,赚钱大家都想,但指望文学赚钱多少有点不靠谱。
这不算传承吧,作品构成本来就是过去经历加想象加工。
没有刻意和哪个群体划清界限,只写自己想表达的。
我22岁入的宁夏作协,当时还是挺兴奋的,觉得入了作协就是作家了。但事实上,你是不是作家与加不加入作协没什么联系。但如果让我再选择一次,我还是选择加入作协,因为它只会为你以后写作提供帮助,没什么不好的影响,那为何要拒绝加入呢!
只要是好的作品,在哪个平台发表都是好的。网络平台与刊物不是对立,而是相互衬托的关系。只不过刊物比较权威,网络平台传播性强。但如果只能选择一个,还是刊物比较靠谱点,发表的本质是希望作品被认可,那当一个读者在现代娱乐至上的社会,去翻一本纯文学刊物的时候,你就觉得当初的写作都有了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