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明是大地域文明, 是在辽阔的疆土之上融合缔造、壮阔发展, 因而呈现独特的、复杂的大地域地理特征。
在数千年以前, 一方面, 我们祖先中的思想家们创造了“九州”“五服”“五岳”等气魄宏大的天下观念。另一方面, 由一批政治家所率领的社会实践者, 具体地完成了建立有效的大地域社会机制的国家。
从地理学的视角,能观察到华夏文明的发展。宏大的“九州”“五服”,仍在沿用的“县”,这些地理分区的概念,既与自然环境有关,又往往隐藏有丰富的社会成因。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虽然这些概念一直“耳熟能详”,却往往又一知半解。
今天的这一条内容,是历史地理学家唐晓峰为孩子们阐述的一些历史地理常识。读一读,涨知识~
作者 | 唐晓峰
(历史地理学家,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
“九州”具体指什么?与“禹迹”的关系?
有两个地理名词在周代很有名,一个是“禹迹”,一个是“九州”。禹迹这个名字, 现代人不大熟悉了,但九州这个名字,很多人知道。其实,这两个名字差不多是一回事,至少,两者的关系是很密切的。要是比较它们出现的时间,禹迹早于九州。先说一下禹迹。禹就是大禹, 是古代流传的一位圣贤人物的名字,禹迹,就是指大禹做过事,留下痕迹的地方。
(宋)禹迹图。
大禹做过什么事?我们都知道大禹治过水。大禹治水是个历史名词,这里面都包含哪些内容呢?古书上说,大禹平水土,随山刊木(伐树开路),划分九州。用今天的语言来说,大禹是做了治理、考察、规划等一连串的工作。这些工作的总的结果是开辟出一大片文明的土地。这片土地就是华夏文明的地理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到处都有大禹留下的足迹。
“禹迹”于是成为一个名词,一个地理名词。它表述的是华夏这片文明地域。可以说,禹迹是华夏疆域的第一个名称,先秦时代的人们普遍使用这个名称来表示自己所在的位置。例如春秋时期的铜器秦公簋上的铭文就写着“鼏[mì] 宅禹迹”,齐侯镈钟的铭文上也写着“处禹之堵”(堵,土的意思)。
秦公簋铭文(右第三行下四个字是“鼏宅禹蹟”,蹟即迹。)
历史学家分析说,秦国在西方,齐国在东方,这分别处于东西方的两个大国的人, 都口口声声强调自己在禹迹里面。他们为什么重视这件事呢?因为在那个时代,人们十分在意“华夷之辨”,就是对人要区分华夏还是蛮夷,华夏是文明人,蛮夷是野蛮人。一个荣耀,一个丢人。秦公、齐侯喊出自己的地盘在禹迹里面,就是向世人宣告自己是文明人。我们说华夏文明地区,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但为什么要给它加上一个“禹”的头衔?这显然是古人有意的做法,目的是使得这片土地更加神圣,同时让人们一起膜拜给大地带来文明光彩的圣王们。大禹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吗?他真的领导人们治理过洪水吗?这些都是很难确定的问题,让历史学家们去努力吧。
《左传》说:“芒芒禹迹,画为九州。”在这句话里,我们看到了禹迹与九州的关系。九州是对禹迹的进一步分区,因为禹迹的范围太大了, 人们只说在禹迹里, 还是分不清东南西北。把禹迹分成九个区域,以后再说自己在什么州,就既表明了自己在禹迹里面,也说清了自己的具体方位。
《尚书》里面有一篇《禹贡》,《禹贡》所开列的九州是最清楚的,它们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另有些古书开列的九州名单与《禹贡》的不太一样,但影响不如《禹贡》大,所以人们常说的九州就是《禹贡》九州。只有《禹贡》把九州的地理范围做了清晰的描述。所以《禹贡》九州是可以在地图上清楚地画出来的。
(南宋)《禹贡九州山川之图》
九州中的一些名字今天还在被使用,比如兖州、徐州、扬州、荆州等,当然今天这些州都是城市的名字,已经不是区域名称了, 但它们的位置仍然与古代的那些州有着直接的关系。
“九州”, 后来成为华夏文明区域的代名词, 这个词中包含两个基本的意思。第一是地理范围。九个州包括了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的大部分地区,这是华夏文明最核心的地域。第二是完整性。九州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地域,就是最早被称作禹迹的那个地域。九个州,一个都不能少,少一个,华夏地域就不完整了。这一点曾深深地铭刻在华夏人的心中。南宋的诗人陆游在生命的最后,正是怀着这样的心情向儿女表述:“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地理区域上的“五服”是怎样的结构?
社会人文区域大多会有一种结构, 由核心区、外围区、过渡区组成。在古代中国, 人们根据一定的事实基础, 又花了一些想象的功夫, 画出了一个整整齐齐的华夏空间区域结构图。它从中心向外面逐步延伸, 越远,文明程度越低, 最后低到了蛮荒地带。这一套结构, 古人称作“五服”。
五服结构也是在《禹贡》里面讲述的, 后来被人们画成图。
清代《弼成五服图》
它表现的是一个方形大世界, 也就是中国古人所说的“天下”。这个世界的中心是国都, 然后向外围层层延展,每500 里一个层次,一个层次就是一个“服”(包含服用、服从的意思)。从里向外,这五个服分别是:甸服、侯服、绥服、要服、荒服。
在这五个区域层级中, 原则上是越向外围走, 文明层级越低。甸服、侯服可以说是核心区, 算华夏文明区,绥服就是过渡区了, 而要服, 特别是荒服, 离都城已经很远,那里已经感受不到文明的熏陶,是蛮夷世界了。在具体的区域文明程度的定性中, 古人有不同的说法,但越往远处走,文化水平越低,华夏的文化特质越少,这是基本特征。古人设计了这幅图, 就是让人们接受一个由部分事实、部分习见所构建的世界观:都城因为是天子所在, 那里就是世界的中心。所有的事情, 在中心都是最好的。普天之下的人们,都来服从和膜拜中心吧。
县,中国人的根
县, 可以说是中国人的老家。两个人初次见面, 彼此一定会问对方的老家, 也就是籍贯。在回答这一问题的时候,如果只说了省,是不够的,一定会被追问“你是哪一个县呢”?县回答完了,籍贯老家的问题才算清楚了。所以,老家一定在县里。两个人来自同一个县,那是真正的老乡,见了才会两眼泪汪汪。
传统的县, 不但有稳定的地盘, 还有稳定的居民,可能有很多世世代代在这里居住的家族。县里居民的口音、习俗都有自己的特点。当地的人凭口音中的微小差别,往往都能分辨出“您不是俺们县的吧”?
历史上,我国行政区划制度各朝各代不尽相同,高层政区有的叫郡或者州,有的叫道或者省, 它们不但名称老变,分划方法也不一样。但是,不管上层怎么变,县始终是基本单位。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指出,自秦以来两千多年,历代设县的辖境范围变化不大,秦朝的县大致有一千个,到今天还是两千多个,而今天的疆域刚好是秦朝的一倍多些。
知道了什么时候开始设县, 就知道它所达到的开发程度, 知道新县是从哪个旧县分出来的, 就知道它的开发动力,也就是人,是从哪里来的。
县是最贴近百姓的一个区域性的行政单元,农工商学兵,山林路关卡,样样要管。县太爷是位全职首长,他的责任真是不小。用成百上千个这样的机构把万里江山一块块管理起来,是中国的一大发明。原来可能是个蛮荒之地,只要一设立县,就会逐步开发起来。所以,县, 又成为观察某地历史发展水平的一个指标。如果把一个地区设立县的过程排一个时间表, 那么这个地区的开发历史就显现出来了。
在中央集权的体制下,县太爷都是朝廷委派的,他代表皇上去做一方百姓的父母官。但是朝廷又担心县太爷们拉起地方势力,反过来要挟朝廷。于是有人出主意,委派县官的时候,尽量不用本地人,一个外地人去做官,下面的百姓没有一个是他的亲朋故旧,这样他就很难集结起地方势力。这是个好主意,得到了推广。
问题又来了,一个外地人来做官,什么都不熟悉,怎么能拿准主意,办好事情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又有人想出办法,让每一个县都编写一本当地的百科全书,把历史、人物、耕地、人口、山林、湖泽、物产、民情、风俗都写清楚,来的新官,在“三把火”之前先通读此书, 不就可以解决问题了吗?这也是个好主意,也得到了推广。这样写成的地方百科全书,在古代称为“县志”。
当然, 县志的用处不光是官员参考书,特别是后期许多文人学者主动编写的县志,也成为地方历史文化的结晶品。中国的县志,以及各种地方志,因历代不断更新,累积起来的数字是惊人的。现在还能看到的方志(不包括山水祠庙等专志),有8500 多种,十几万卷。
因为县是基本的人文地理单元, 中国的地图特别重视对县的表现,许多分县地图在书店出售。美国也有县(county),但他们的分县地图远没有中国普遍。在地图上,中国人找到自己的县,自己的家乡,会感觉很亲切的。
不过,县,作为乡情的传统符号,现在却开始渐渐消退了。例如北京市所有的县都改成了区。由于现代化的飞速发展,中国基层社会开始巨变,传统农业社会特征越来越少,而现代产业文化、消费文化的特征越来越多,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县被改成区,比如房山县改成了房山区,延庆县改成了延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