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的素材,就像我们做饭用的各种食材、盖楼用的各种建筑材料、制造商品使用的各种原材料一样,如果没有的话,即使再有技巧和方法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而什么样的素材我们可以用来写作?怎么样去有效的搜集素材?怎么把杂乱无章的素材进行有效的整理分类?
在《学会写作》里面,作者刘杨给出了积累素材的四个途径以及具体的方法,通过练习熟练掌握后,可以有效的帮助我们积累素材,从而为我们写作打好基础。
但是积累是慢工出细活的过程,掌握方法,持续用力,坚持才能有效果,切忌“一口吃个胖子”,结果是“欲速则不达”。
写作素材分为直接素材和间接素材:
1、直接素材
是通过眼、耳、鼻、口等亲身感受获得的素材、采访素材和日常笔记素材。
2、间接素材
是通过读书笔记和互联网快速查取资料获得的素材。
作者给出的积累素材的途径分别是:感受法积累素材、采访法积累素材、笔记法积累素材和网络法积累素材。
一、感受法积累素材
所有的素材里,最容积积累,但也最容易被大家忽视的就是亲身感受获得的素材。这些素材产生于我们每天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因为习惯于日常而对这些素材视而不见。
我们经常会说:“每天都是这样,起床、洗漱、吃饭、工作、睡觉,没有什么新鲜的事情可以作为素材。”这是因为琐碎的日常已经让很多人的感觉迟钝,甚至麻木。所感觉到的都是无聊,而感受不到变化和乐趣。
我们如果想通过感受法积累素材,就要重新激活我们的感觉器官,这既要我们从内心深处渴望重新发现生活的乐趣、重拾对生活的好奇,又要通过有效的方法进行练习,重新让我们的感觉器官敏锐起来,能够捕捉到些小的变化。
一旦能做到重新激活我们的感觉器官,能够用心的去感受我们的生活,那我们就会重新发现生活中原来有那么多的美好,有那么多的感动,从而让我们的人生因充实而勃发。这也是写作的能给我们带来的最大改变吧。
人的感知有六个方面,分别是眼、耳、鼻、舌、身、意。这也是我们通过亲身感受积累素材的六个角度。
1、眼
眼睛如何搜集素材:
一是看主体;二是看环境;三是看人物的身体语言
练习方法:照片还原法,把眼睛中的“照片”,用文字表达出来。
2、耳
耳朵的信息容易被我们忽视,因此需要刻意的去感受,听觉主要搜集:
一是周遭环境的声音;二是因为某种声音产生的感受。
练习方法1:环境音记录表
练习方法2:音乐感受练习表格
3、鼻和舌
气味和味道很多时候是直通内心感受的,因此能帮助我们积累更多的素材。
方法:食物走入内心深处表格
1-5是食物本身的故事,6-7是食物带来的情感,8是有感而发后的行动。这三部分,可以概括为事实、感情和行动。
4、身和意
身、意强调由感知到想法的思维过程,靠身体感知和意念关照产生一些可以用于写作的素材,这是积累资料的高级形态,因为知觉和思考更加接近文章的最终呈现的形态。
而感知是转瞬即逝的,是零碎的,因此需要随时随地记录。
方法:感知碎片汇总表格
二、采访法积累素材
采访法是针对某个人、某件事的采访调查,通过了解细节、挖掘真想的方法来搜集素材。是直接、系统、快速获得信息的手段,是保证写作言之有物的好办法。
采访积累法分为三部分:
准备模块、采访模块和整理模块。
1、准备模块
采访清单检查法——列出采访前需要准备的项目,逐条检查、做完一项,划掉一项。
方法:采访准备清单模板
2、采访模块
采访除了问问题,还需要观察细节和采访挖掘。
方法:采访记录表格
以上对应着写文章需要的三类资料:采访要点对应当事人陈述,非语言信息对应实地场景,特别标注的事项对应跟被采访者和被采访内容的相关资料。
3、整理模块
一是采访录音整理,二是笔记整理
聊天式采访法:
三、笔记法积累素材
做笔记,是写作的基本功。
笔记有两个作用,一是记录想法, 加深印象;二是记录重要内容,以备日后查看。
两种笔记分别为:日常笔记和读书笔记,日常笔记是向内寻找,读书笔记是向外寻找,去书里、去别人的思想里、去外面的世界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
1、日常笔记是直接的一手素材
抓住转瞬即逝的日常点滴小事,如:生活中的经历、某一瞬间的感悟、戏剧性的小冲突或者突然冒出来的某个思考。
方法:随时随地法
随时记录到随身的小本子或手机、用手机录音等。
2、读书笔记是写作的间接素材
做读书笔记的方法:摘要法、感触法和延伸法
a.摘要法
把文章中好的句子、段落、方法、图表等摘录出来。
“把书读薄”的方法,可以记书中的金句,可以记提纲,也可以记一些特别又代表性的人物和数据。
b.感触法
记录针对书本内容的感悟,包括注释、对书本内容的理解、延伸阅读提示、发散思考等。
方法:三栏笔记
c.延伸法
看完书后写读书报告、书评甚至就书里的某个问题深入研究后跟作者探讨。
3、笔记的整理和应用
a.整理
首先要对笔记进行归类,现在用一些APP可以很方便进行记录和归类。
其次要养成给笔记加索引或者目录的习惯。
方法:笔记的笔记法
定期把所有笔记的内容再归纳一下。
b.应用
检索,通过笔记中的标记,快速找到需要的内容
线索,值得反复读的书和思考的问题,可以引发“站在自己肩膀上的思考”
思考工具,读书、经历是输入,记笔记是输出,再次回顾笔记是重新思考输入和输出的逻辑关系。
笔记的最大作用是把外界的素材,内化成可以为自己所用的资料。
四、网络积累素材
这是快速积累素材的方法。工具和方法如下:
1、搜索引擎
谷歌、百度、搜狗等可以得到的素材有:
a.知识素材
不确定的人名、地点、时间、事件等,需要通过搜索引擎找到资料确认的;不确定的词语、原文和用法,需要了解确切意思的;新闻事件、数据、事实、资料,需要核实的。
b.意见及趋势
网络上不但汇集资料,还汇聚了各种意见,对同一个事件,可能有截然不同的评论,综合这些意见和评论,基本上可以比较全面地看到一个事件以及读者和用户对事件的态度。
方法:搜索引擎练习表格
2、内容大数据
搜索引擎能找到内容,但是看不到数据的趋势。
内容大数据会对媒体里的各种内容进行定量分析,对同类的内容进行分类、汇总,给出相关的趋势分析,并提供话题热度、内容关联度、舆情、阅读人群构成等数据。
可以帮助自媒体人找到热点话题进行相关写作,从而提高阅读量。
网络上,大家关注多的、评论多的才是头条。媒体内容的数据工具就会做这样的分析。比如:
在百度指数(网址:index.baidu.com)和谷歌趋势(网址:google.com/trends/)里,也会有更细致的分析数据。以百度指数为例,就包括:趋势研究(关注热度的变化)、需求图谱(相关搜索分析)、舆情洞察(媒体的报道指数)和人群画像(读者分布和特点)。
方法:内容数据搜索练习
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政府网站,公司网站等去搜索自己需要的数据资料。
一定要注意求证数据的真实性,尽量从官方网站上查找。
把几种方法结合起来,更有利于我们积累素材,帮助我们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