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在故乡犹在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一默欢迎大家来,讲讲你家的故事。或者属于你家的口述史,那些生而为人的艰难和体悟。碎片化时代的个人拼图。

突然被触动了某根神经,某根我以为早已土化的,关于故乡的神经。

记忆中的故乡,只有10岁的长度,扣除懂事前的几年,也就五六年吧,再扣除那些因为乡村的枯燥,被贫穷限制的时空,故乡留给我的只是几个镜头。

第一个镜头。母亲扶墙呕吐的背影。

记忆中故乡的岁月,父亲是缺位的。作为支援山区的知识分子,父亲早早就背井离乡,于是,父亲只是一根纽带,承载我对离开乡村,走向城市的渴盼。故乡就余下母亲一个人劳作。没有男人在家的乡下女人,该多艰难,无法细述,那些被母亲遗忘的过往,都是我模糊的疼痛。

唯独留下了清晰的这一个画面,那是母亲担完谷子回来后,扶墙呕吐的情景,我看到猩红的一滩。那是儿时记忆中最深的恐惧,对母亲是否会死去的担忧,在那么小的我心里那么清晰而尖锐的存在。虽然,母亲对我说,没事,只是吃了番茄不舒服。其实,那时候家里根本没种番茄。

第二个镜头。水淹没的甘蔗地。

甘蔗地是村里的,各家分几列,甘蔗砍下后可以榨糖。有男人的人家很快收完,我们家就妈妈带着姐姐们收,速度很慢。甘蔗叶子有芒刺,里面还很多虫,收甘蔗的记忆,用姐姐的话说是惨不忍睹。甘蔗就剩我们家没收完,村里的人却已经开始放水淹田,母亲和姐姐们站在水里抢收。一个村庄的不良记忆很多时候是关于这种持强凌弱的人赋予的。

当然,更多的时候互帮互助也是有的,特别是母亲这种有吃的首先拿给邻里的人,其实积累很多善缘。只是,有时候各家自顾无暇。

第三个镜头  小屋的窗口

小时候四姐妹住在村子最靠右的一条僻静巷子里的一间租来的小屋,几平方米,一张现在的1.2米那样的床,姐妹几个打横睡。挤不是最大的问题。屋子的门上方有个很小的窗口,那原本是阳光进来的地方,却长满恐惧。总有些男人,出于无聊或是别的目的,会拿竹竿之类去挑开那个窗户,我们会被吓得抱成一团,门其实也不牢靠,所幸的除了惊吓,没有发生更多事故,只是,谁能说清那个阴影覆盖的面积和长度?

第四个镜头。村巷里奔突的恐惧。由于年龄小,母亲和姐姐们下田劳作的时候,我被分派在家烧火煲粥。妈妈住的那间屋子,只有一间房是伯父伯母借给我们住的,属于我们的房子是汕头市仁和街22号那栋小楼的一间,给姑姑住着。为什么在城市的父亲会到乡下娶了母亲,然后又把母亲留在乡下照顾奶奶,送走奶奶后又继续留着生养我们五姊妹。这是家族史的另一个分支,关于父亲的。按下不表。

乡下的这个屋子,好像住了三家人。平常就剩下一间永远关着门的屋子里一个据说精神不正常的男人,和被留下煲粥的我。

我们乡下没什么树木,煮饭基本靠的是稻草和上山捡的竹壳之类,为了让稻草好存放和耐烧,会把稻草一小把一小把扭成麻花一样的8字形状)。于是,我总是往灶膛里塞一个就跑到巷子口蹲着。

回忆这个情景时,妈妈说,每次她们回家,总看到我这黄毛丫头,脸上沾满稻草灰,可怜巴巴蹲在那。

巷子好空,空得我觉得空气里都只塞满那个精神病男人的味道。

偶尔巷子热闹起来,就是一群奔突的男人女人,我想跟上去看发生什么事,每次都被大人喝止了。后来,从大人的谈话中拼凑出来的,每次热闹了的巷子都没有好事。某个婶婶喝农药了,某个姆娘中邪吃土了……

快乐的记忆是太少,还是因为快乐太轻薄,总是留不深刻。

关于故乡的记忆充满灰色,所幸,顽强善良的母亲用瘦弱的肩膀给我们遮挡住了那些岁月里的风风雨雨。

记得有一次,我莫名其妙在院子里对着天空嚎啕大哭。心里一个念头就是要离开故乡。那么小的年纪,这个念头竟然刀刻一样。

快乐的记忆还是有的。

第五个镜头。父亲回来的日子。父亲大概一年才回一次故乡。会给我们带来新衣服,食物,和外面的新鲜事务,以及一村人的艳羡。这是不是支撑母亲坚守下来的动力?

哪怕,第一次我还躲在母亲身后问这个人是谁。可一点不影响父亲给我带来的快乐和虚荣心的满足。

只是父亲和母亲这一年一聚,两地求生的艰辛啊,到自己长大后才慢慢掂量出其艰辛来。

第六个镜头。外婆家的芭蕉,外公的甘蔗。去外婆家也是少数快乐的时光之一。那里有片芭蕉林,可以玩,有芭蕉吃。外公是那条村子不多的抓笔和打算盘的人。他偶尔会牵着我的手去镇上买截黑皮甘蔗,那是儿时记忆中柔软的甜蜜。曾经为了这种甜蜜,我自己从村子走路去外婆家,在镇上的三岔路口走错了方向,去了另一条村子。才读二年级,没有电话的年代,后来,求一个骑自行车搭客的叔叔搭我回村,到家了,妈妈付了2块钱。捡回这个其实丢了可能也不是很可惜的女儿(不是因为不爱)。

几个镜头,拼凑出零散灰色的故乡。

父亲牵着我的手离开的时候,我是无比雀跃的。我以为我再也不会想回去了。

可是,年岁渐长,想回去的念头越急切。父亲走了,没在晚年陪他回去一趟。母亲也老了,希望还能牵起她的手回去一趟,陪她去捡拾一些记忆,哪怕只是几个熟悉的脸庞也是好的。

父母在,尚有故乡。

莫名就感受到化作泥土的某些东西,回到血液中。

虽然,最终都会成水,成风。

毕竟来过,别过,回过。有个闭环算不算圆满。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6,214评论 6 481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8,307评论 2 38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2,543评论 0 34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5,221评论 1 279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4,224评论 5 371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007评论 1 284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313评论 3 39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956评论 0 25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3,441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925评论 2 323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018评论 1 33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685评论 4 32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234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240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464评论 1 261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467评论 2 35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762评论 2 34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