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讲述女性因为美貌之间的嫉妒而产生动力因的小说。整个文本的神话学原型就是狐狸精因为要跟前世的妹妹比较聪明和美貌。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美貌。而与人世间的男人又发生了种种感情牵绊的故事。
狐狸精跟人发生关系可以让人看见,也可以不让人看见。刘子固喜欢的女人是一个大美女,在聊斋的说法是狐狸精模仿的王母娘娘的形象,等同于西方宙斯的夫人赫拉,那当然是超级超级美的。由于美貌而一见钟情,很说的过去。而由于阿绣之美,狐狸精也曾经在之前变成另外的美女试探过他,可是刘子固根本当成美女不存在。这一节,有的聊斋文本里没有。
窃以为有这一段特别能说明问题,其实还很可以有大大发挥的趣味。可惜聊斋志异一贯的语言风格就是简单利落,基本上都是在叙述情节,说完了算数,根本就不太在乎于种种细节的描摹的。在那个时候的人的接受程度和时间感来说,这样的作品可能很容易节省纸张和简简单单的表现出故事有多么的诱人。坏处可能就是让人不太能够在阅读的时候全情投入罢了。
但是从这一点来看,聊斋又是特别适合拿来一边看一边读给朋友听,然后大家一起看一边不断点评的好书。因为在这样的情景下,那些看起来没有展开的细节和情节的值得深究的地方,才可以很深入的去充实它,而且表演演绎的淋漓尽致。
狐狸精和美女在聪明美貌上产生了爱的争执,争执不休,便宜了性饥渴的秀才书生。至于爱的产生到底是不是真爱?这却又成了一个无法去追问的问题了。在刘而言,他是很认真的在对待这段感情,而且特别细致的在很荒谬的方式得到阿秀卖给他的纸包东东时,连打开都不舍得,因为上面有阿秀的舌头舔过的痕迹。在阿秀而言,感情上完全是被动的。在那个年代,这样的刻画也很可以了。当然,如果是现在写聊斋的现代化的故事,那么可以大大的发挥它的现代感,创作出阿秀的恋爱动力什么的。
恋爱是最严肃的事情,去探究它却又比儿戏更加儿戏,从头到尾都要保持某种儿戏的状态,才能得到真爱。从狐狸精的出现,蒲松龄就已经等于是跳出来对现实浪漫化了,无法解决的恋爱困局得到了一个狐仙的介入,从此情节可以精彩的推动和发展,根本的演员是作者,是蒲松龄。。。。如果说这场戏里面有两个核心演员,那么就是刘子固和狐仙。
刘子固还是不够勇敢,也没有跟狐仙有足够亲密关系的交流。所以当仆人和店家开始介入,想棒打鸳鸯的时候。自己居然也就动心要赶,缺乏承担。其实狐狸精对她很好的,就像白娘子对许仙很好一样,如果有错,那也是法海错。双方都在这样的关系当中得到莫大的欢乐。其中的得失进退等等,只要符合自然缘法,都可以接受,也不必深究了。
但是故事总要有种种的断裂,才有推动。如果不按照蒲松龄创造的男子产生怀疑心的断裂法,而是反过来假设男人的天真,刘子固对狐仙言听计从,那故事的发展又有所不同了。但是他之前是由于喜欢上阿秀才喜欢上狐仙变的阿秀的,这根本是两回事。如果狐仙要追问他,爱的到底是谁?只怕刘子固最后只好发现,其实自己喜欢的只是一个幻影,最后的美女,都是一样的。
最终爱一个人,爱的还是德性等等内在的东西,那是需要在生活积淀当中找到爱的语言和传达,直到形成彼此心心相印的默契的深刻直接有力的沟通,一句话,彼此要有语言,才可以有这样的真爱的。这样的语言产生,会自动包容乃至于消弭以前那些愚蠢的互相试探和种种毫无意义的经历的记忆的。齐人再穷也还有一妻一妾,就算其中有一个是想象出来的吧,譬如说狐仙。说不定正由于有想象出来的那个,才有真正的对面前那个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