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
这是一个系列文章,今天我们来聊第三篇:网游,有哪些更好的办法?
第一、二篇详见《网游——吸引人的秘密》、《网游——孩子的心理特征》。
没有手机的孩子还会因为手游而影响学习吗?自然是不会的。
但,为什么仍然有绝大多数的中学生配备手机?这说明我们的家长是睿智的,是非常考虑孩子感受的,是懂得不能对孩子正常的心理需求进行粗暴一刀切的……绝大多数家长顺应了这个时代的需求,为孩子配备了最基本的装配——手机。
据 CNNIC公布的《2015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截止2015年12月,我国青少年上网人数有2.87亿,是我国青少年总人数的85.3%。超过我国互联网普及率平均水平(50.3%)35 个百分点。在各种网络行为中,网络游戏最受中学生喜爱,其使用率高达70%(总体使用率,56.9%)。——目前只收集到2015年底的数据,但有研究表面这些数据在逐年增加。
在为孩子购置手机的同时,很多家长都会开动自己的智慧,和孩子进行着各种“谈判”,那么有没有什么可循的办法呢?我们这里为家长们提供了几个,供大家参考。
-01- 网游的“疏”与“堵”
我们先提一个与本文看似没有关系的概念:终身学习。
为什么现在很多人都在提倡这个呢?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现代的知识更替太快;二是人的寿命越来越长;三是一个人只有多维度的发展才能打开更好的局面。
终身学习的提法,就是将人的发展放在一个更长远的时间维度里去看。只有这样,谈论一件事情才更有意义。
如何应对网游?要采取和“终身学习”同样的策略——将它放在一个足够长的时间维度里去思考。原因也有三个:一是孩子们生长于网络时代,我们无法剥夺属于他们最本心的东西呢!二是我们不可能管孩子一辈子,他终将依靠自律走完更长的人生;三是网游有很多可取的地方——排解压力、合作精神、人际交往等。
孩子成长的很快,在不断的学习中;我们要赶上孩子的节奏,也要不断的学习,不断挑战自己过往的认识,完成知识的迭代,我们和孩子都离不开终身学习。
关于网游,我们习惯性的办法是堵。一出现问题就“堵”,的确能够马上见到效果,但不久后问题又会出现,而且更加严重,但我们仍然会惯性式的用“堵”的方式来应对孩子的网游问题,并且如此往复……
这让我们想到了“大禹治水”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大禹很聪明,用疏导的办法来治水。可这么简单的办法,大禹他爹,鲧(gun,三声)怎么就没想到,是不是傻!?
其实也不是,鲧一定和我们一样,治水时尝到了“堵”的好处——堵能够让洪水立马被治住。
利用堵的办法,问题很快解决,时间久了,自然就成为了一种思维定式:凡遇到洪水,必然要堵。
而且,毕竟没有其它成功的经验,便会对成功过的方法深信不疑。即便是自己一次次筑起的大坝又一遍遍的被冲垮,仍然会再次筑起更加坚实的大坝。因为他心里只想着:“我上次筑的坝不够坚实,这次我要搞个更好的。”每次如此,就会一直死磕这个注定要失败的办法。
那么,回头再看看我们对待孩子网游的态度,是不是就很容易理解大禹他爹的做法了。
现在的孩子生长于网络时代,网游对于现在的孩子是一种天然的存在。网游对于孩子们的重要性,就如同当年玻璃球对于我们的重要性,跳皮筋对于女孩子的重要性。这是一种很自然的状态,就如同一直存在的洪水,你挡是挡不住的。
既然挡是挡不住的,那就不能再学大禹他爹,要向大禹学习,要转变自己的观念。
如果你家小孩还小,那么正是养成良好习惯的时候,疏导的观念就很重要了,详见《网游,让我看到了孩子的定力》。
如果你家孩子已经步入青春期,那么可以尝试下面的办法。
-02- 意义疗法中的“矛盾意向法”
心理学中有一派叫意义疗法,意义疗法中有一个很有趣的方法,叫“矛盾意向法”。
这是一个新鲜有趣,并且被无数次证明非常有效的方法。
为了加深大家的理解,我先简单的介绍一下意义疗法的创始人,维克多·埃米尔·弗兰克尔。
弗兰克尔出生于奥地利,犹太人。二战期间,他放弃了去美国避难的机会,留下来和亲人共同度难关,不幸的是,全家人都被关押在了奥斯维辛集中营——大家一定能够想到集中营内的生活,什么细菌实验、炼尸炉、残暴的虐待、极少的食物、繁重的劳动等等——在此期间他已经怀孕的妻子和父母分别死于毒气实验。在经历了4年的磨难后,凭借着各种机缘巧合,弗兰克尔终于活着走出了集中营,之后便写下了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活出生命的意义》,该书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销售1200万余册。
这本书中提到了“矛盾意向法”。简单来说,“矛盾意向法”就是利用相反的方式来应对常规的问题。
举个我身边的一个例子:我老表,有一天看到小孩在抽烟。他虽然非常生气,却没有按照常规的办法呵斥小孩,制止他的抽烟行为。反而是让孩子继续抽,而且不抽也得抽,就这样盯着孩子连续抽了几根后,孩子以后再也不敢抽了。
老表并不是一个多么有文化的人,懂得什么心理学方法,他只是无意中用到了“矛盾意向法”,也于无意中彻底治愈了孩子抽烟的毛病。
这种方法能够成功的根源在于:过度渴望使其所希望的事情变得不可能。比如,你一再的提醒自己不要紧张反而会更紧张,不断的提醒自己不要胡思乱想好好睡觉反而更容易失眠。这种方法的根本是逆着思维来做,紧张时就要告诉自己:我确实很紧张,我紧张的要死、心都要跳出来了……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反而更容易“克服紧张”,应对失眠也是如此。
这种治疗方法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种神经官能症患者身上,比如汗液严重分泌患者、重度失眠、性功能障碍、结巴患者、洁癖患者等等。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如果我们的孩子已经沉迷于网游,或者正在这条道路上行走,不妨试试这种方法,放开手脚让他玩,而且不玩还不行,就一定要玩到底。如果你对维克多的“矛盾意向法”深信不疑或者实在没有太好的选择的话,不如试试这种办法。
这样的目的在于让孩子看清自己一直痴迷的游戏到底有哪些吸引他的地方,将游戏的真面目揭露在孩子的面前。
-03- 和孩子坦诚的交流,共同寻找问题的解决办法
这是一种常规的办法,就是赞同孩子玩,但要和孩子坐下来好好的谈一谈,说出你自己的愿望、担心、忧虑,并且让孩子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当然这个办法并不容易,尤其是对于那些已经非常沉迷于游戏的孩子来说。
毕竟,孩子既然那么沉迷于游戏,而且很早就表现出来不愿意和你互动,就已经说明,我们家庭教育本身就不够民主,就无法让孩子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想法。面对这样的情况,父母只能一次次的去试,开动自己的智慧,通过各种情景向孩子传递一个信念:爸妈现在是相信你的,是渴望听到你内心最真实的想法的。并且要留给孩子一个愿意开口的时间。
这里要注意的一点是,写下你和孩子交流时的观点非常重要,很多人不太看中这一点,认为拢共没几句话,都记在心里了,何必麻烦的写下来。
写下来的好处是:(1)可以更直观的将问题展示出来,更便于之后的深入讨论;(2)可以更方便的在这些写下来的问题上,写下新的问题,挖掘出新的看法;(3)表示出你对孩子的重视。就如同公司里重要的会议,你都会带个本子,并且还要做笔记,即便是假装做笔记,领导心里也很爽。
当然如果写下来用处也不大,还可以配合着另一个方法,就是给孩子写信——这样更能表达自己的诚意。
最后,再补充一个办法:同意孩子玩,但要求孩子要写出游戏的体会和攻略。当然这也是我们和孩子坦诚交流的结果。
和孩子坦诚的交流,最关键的是全神贯注的关注,重点在于倾听。但是否能够成功还要看父母的耐心,能否能够一遍遍的应对孩子抛出来的不配合。
愿我们来做终身爱学习的父母!
关于网游的这个专题,我暂时写了四篇文章。希望这一系列文章能够为您带来一些思考。谢谢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