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上了一节公开课。课堂上,平时思维最活跃、回答问题最积极的小张同学,却一次都没有举手,这让我有点不解。
课后,我问小张怎么没举手呢?是不会吗?他有些委屈地说:“不是这样的,是我看到有很多同学都举手了,我就再没举手,我想把更多的机会让给别的同学嘛!”
我告诉小张同学,懂得谦让是一种美德,但并不是所有的场合都一定要谦让,有时过度的谦让可能会让自己错失机会,有些时候可能需要公平竞争,而不是过度的谦让。课堂上要尽可能积极发言,这样老师才能知道你想的对不对,如果你有不同于他人的想法,更要积极的表达。
突然记起了几周前发生的一件事。
那次在数学课“每日一星”评选活动中,小张同学以绝对票数当选了。考虑到前一天他刚被评“每日一星”,为了能激励更多的同学,我问小张愿意把这一次机会让给票数第二的小王同学吗?小张笑呵呵地说:“我愿意,反正是每日一星,后面还有很多机会呢。”对于小张当时的表现,我非常的满意,并且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大力表扬了他。
昨天,他在公开课上的表现,不知道是否与这件事的影响有关?如果我在课后没有及时找他谈话,不知道他的这种不尽合理的谦让还会不会发生?如果我不对他及时进行引导,他可能就会迎合老师,处处谦让,事事谦让,久而久之,变成一个被道德绑架的孩子。
又记起了我班上的一个智障女学生小敏,她经常会对前排的两个男孩子说脏话,或者拿书本偷偷打前排的同学,当前排的同学向我告状时,我总说你们俩就不要和小敏计较了嘛,你们要让着她之类的话。
相似的情景在家庭里面也常有发生,当较小的孩子和较大的孩子发生冲突时,父母总会袒护小的一个,总在强调大的应该让着小的。
大的让小的,似乎成了天经地义的事。但仔细一想,其实这种教育方式也是有问题的,不管大的还是小的,是非观念还是应该有的,谁是谁非应该讲清楚,在保护弟弟妹妹的同时,大人可不能冷落了哥哥姐姐,他们的心灵也需要被呵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