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地有一种习惯,习惯在周末去图书馆翻一翻流动展览书架,像是在逛淘宝一样,因为在那里总能够淘到我想看的书。淘书,淘哪类书看呢?多少也看过一些书,也大致清楚自己喜欢与哪类作者或者哪类风格交流对话。看到《生活在别处》这本书,首先是被书名给深深吸引了,不谈书中的具体内容,就光看这个书名就足以让人心生痴迷,心生向往。生活在别处?生活在何处?生活不就在我们的周遭吗?或许这就是书名自带的魔力吧,隐隐约约,烟雾缭绕,自带情绪,自带张力,含蓄婉约,可想象,可游离,想触及但又无从抵达。仿佛其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但细想又没啥道理可言。再一看作者,是米兰·昆德拉,听过这个人,也看过他写的其他书,知道一场有趣的对话即将展开,果断将书纳入怀中,视若珍宝。
《生活在别处》不是随笔杂集,是长篇小说,小说嘛就要讲故事,就会有故事情节,书中确实也有故事情节,但毕竟是米兰昆德拉的成名作,能让读者记住的不应该仅仅是故事情节。一本小说读完之后,让你去回想,如果只有单纯的故事情节停留在你的脑海中,只有两种可能,要么就是作者的失败,要么就是读者的失败,作者与读者没有真正相遇。
就拿我读《生活在别处》来说,会时而陶醉于其中文字的美,时而共情于生活的理,时而歆羡于自由的好,时而感慨生在和平年代的幸。我可能对作者构建起的灵魂世界理解得还不够深刻,我可能对书的解读会存有偏颇,但我还是想抓住其中的某一个点写些东西。小说围绕冠以诗人名号的雅罗米尔的出生、成长、死亡为叙事主线,谈及青春、爱情、性、自由、革命、信仰、死亡。这所有的主题构成庸常生活和伟大理想之间的冲突和博弈。雅罗米尔的出生是不被父亲期待的,是母亲非理性反抗平庸而规律生活的产物,映射着权贵阶层与平民阶层之间的婚姻是来自两个世界的斗争与较量。雅罗米尔从小有写诗的天赋,也从小活在母亲的掌控和安排之下,就算写诗也是活成母亲眼中的期待。雅罗米尔写诗画画一直想得到资深画家的认可,是向外寻求肯定的表现,不免会有盲从,会失去自我。他渴望爱情而不得,就算最后与红发姑娘走在一起,也并不是出于真正的爱,而是因为至少有一个姑娘满足了他对性的渴望,而红发姑娘也成了他内心愤怒的宣泄口(以性的方式)。他想挣脱母亲的控制而不能,他想获得作为一个男人的尊严(占有欲、驾驭能力),所有这些情绪,他都在红发姑娘身上找到了出口。也许正是因为种种的求而不得,种种的束缚、压抑,酿成了生活在别处的味道,书中说道:他绘画作品所表现的那个世界已经死去很久了,真实的生活在别处,完全是在别处。不管是写诗还是作画,小说中的主人翁追求的是一样形而上的美好,而投射到每个人的现实生活处处充溢着苦痛,所以也就勾勒出了一种求而不得的美好,而这种美好也就成为了生活在别处的一种执念。所以,生活总归在别处,因为此处并不美好。
跳出小说,谈谈我们自己的生活,我们一个个又何尝不是小说中的主人翁呢?我们生活着,我们观望着,仿佛美好生活永远都在别处。所以纷纷扰扰的外界供应生活方式,向我们呈现另一种可能的生活,我们努力在此处生活,在此处挣扎,就为到达彼处的生活。可是,兜兜转转,生活总是和我们开玩笑。如果生活在别处,别处生活的人们是不是也在心心念念我们此处的生活呢?
所以,生活在到不了的别处永远是美的。
所以,生活在别处,我也可以把此处的生活过成别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