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与人类的论战:
艺术创造仍然是人类的最后一道防线
5月19日,微软公司和湛庐文化合作推出人工智能机器人微软小冰的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该诗集一经推出,很快在网络上掀起波澜,引发众多网友讨论和思考。
据悉,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共收录了人工智能机器人小冰的诗歌139首。这一百多首诗歌不论是从语言、意象、写作形式和表现手法来看,都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小冰的诗歌和人类创作的现代诗极其相似,几乎可以达到“乱真”的效果。于是就出现了一些类似于这样的声音:艺术创造作为人类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最终被人工智能打破,人工智能终将取代人类。
实际上,利用“机器”进行文学创作并不新鲜,早在2015年,腾讯公司就曾推出过一位名“Dreamwriter”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去年,日本一些科研人员也开发出能一种能够进行小说创作电脑机器人,其创作出的小说顺利通过日本“星新一奖”初审。
那么,从微软小冰写诗来看,飞速发展的人工智能是否有一天真的能够取代人类呢?
首先,当我们对着微软小冰的诗作发出惊叹的同时,我们应该弄明白的是,小冰诗歌创作的意义何在?诗歌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人类情感和状态的一种表现形式。人类的诗歌创作活动从诗歌本质上是诗人的主观表达和和客观社会的结合。但是微软小冰创作诗歌本身没有任何主观表达在其中,并不能升华成思想和情感。比如他的诗歌它能创作诗歌仅仅能够反映出人工智能拥有强大的数据库和人类无法超越的执行和计算能力,除此之外,微软小冰写诗,对于创作本身而言毫无意义。这种无意义的诗歌写作,也就决定了小冰诗歌本身的虚无。而小冰负责人也表示,目前小冰写诗实际上是一种玩具一样的功能。
其次,微软小冰的诗歌创作,是否能够称得上主动创造呢?显然不是。微软小冰在诗歌创作之前学习了数百名中国现代诗人的诗歌作品,经过了上万次的写作尝试。微软小冰负责人李笛对《好奇心日报》说道:“小冰写诗的风格其实是过去519 位诗人的共性、一种放大了的共性,一种普遍的结果……其中有一些意象比如影子非常多,这个我们觉得是共性的体现。”但是当阅读微软小冰的诗歌时,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行文风格、写作偏好和常用意象,小冰的诗歌多少都会给人一种牵强和穿凿附会的感觉。剖开来看,微软小冰这种诗歌创作模式实际是一种套路式创作,它通过偏理性的数据分析和文字的提取组合,来实现诗歌形式和美感的呈现。这也注定了它的创作有形而无神,只是基于学习、基于模仿的一种再创造,这种创造的本质是“模仿”,而非“突破”。比如此前日本也曾推出一款人工智能机器人,它写出的诗歌在形式和语言风格上则类似于日本传统诗歌中的俳句。正如网友所说,你让它学习唐诗,它永远写不出宋词。
要论证人类的艺术创造这道防线是否能被人工智能所打破,我们自然要回到创作本身。因为人工智能小冰本身并不存在创作需要、情感表达和艺术思维,它所进行的诗歌创作依然只是模仿式的“量产”,而非创造式的“质变”。人工智能与人类这场较量,从一开始微软小冰就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
文/毛衣,2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