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简书更文半月有余了,经常感觉才思枯竭无法落笔,想写故事编不出曲折,想写散文又放不开抒情,想编小说又刻画不出典型,索性就胡乱抓些新闻,发表几句感叹,以充当日的更料。倘若继续此种情况,无病呻吟我看非病不可。
看着简友们讨论着长篇连载或专题系列,他们怎么就能编出这么持续不断的素材出来?以前老抱怨输入不够,这自然是个原因,但假使再看个十本百本书来,倘若没有一个合理的规划,我看仍然是难有自己的文思泉涌。
虽然近来看书是不经常,但回想大学以来接触过的文史书籍、经典名著也不止于初学者水准,可动起笔来却总感觉比初学时还显艰涩,难道是思维纯化大脑僵持的缘故。
碎碎念多写几次,总感觉乏味无趣,滥竽充数的感觉就是左顾右盼,生怕被人揪出来示众,与其等着丢人现脸,不如主动改弦易辙,开辟一条属于自己的行文大道。
晚上无戒老师在答疑中说了,初期要长久坚持,中期要找到自己的定位,以求做得更好。或许,实际上我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可是我不想等也不原等,因此我希望能自居为中期水平以要求自己,以便尽可能早的突破自己,早日找到写作的定位以及杜撰出具有适当可读性的文章。
心念及此,想想自己还没有专门去看过如何构思、如何构思或描写的干货文章,今日特意到省图书馆检索了一番,并如愿找到三本相关的书籍——《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小说写作:叙事技巧指南》《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有意思的,这三本书的写作者均是外籍人士,难怪外国人得的诺贝尔文学奖就是比国人多。其实,我倒更愿意看到中国货,平时看外国小说老是被那一长串的名字绕得需要前后多次对照才能对号入坐,无奈,检索时我特意百度过,推荐出来的还真是这几本外国人的书,一点没办法。
书是放上了案头,就看接下来的日子能否细细品读,汲取到一些养料为我所用,这是一个必需的过程。现在来看,有些事情真的是在自我否定中不断发生发展,之前十年甚至二十年我又怎么料到哪一天会去阅读这类书籍,要如果,大学期间我就应该知道这些书的存在,因为专业的缘故那个时候就该找来读读,可事实上,倒是二十年后毫无先兆地却必须要去搜罗过来细细阅读。
为了能讲好或者说能讲出一个好的故事,实在有必要规划好自己读书的方向和进度,不讲方向我怕看了再多的书也不能帮助自己有效搭建好故事的骨架,不讲进度我也担心故事生锈后刺激不了内心的那份渴望,我渴望的无非就是把经历过的一些感念化作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可是,我天生善于遗忘,感受度也比较差,没有有效的规划,我啥故事也讲不出来。
今天,就给自己定个短期规划,今年的最后一个月时间好好学点叙事的本领,学会给故事搭建好钢梁铁柱,希望明年初始,能够丰腴出想说的故事。
〖无戒90天训练营之日更1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