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态度: 放下评判,全然看见
孩子有内在的成长节律,我们需要的态度是不打扰,对孩子的灵魂心怀敬畏,只是给予关注、陪伴,而不打扰。
若孩子希望和你交流、共同交流,请尽量回应孩子,与他的感受共振,如同协奏曲一般彼此呼应,幸福感十足。若孩子专注于自己的世界,请给予他自由、不被打扰的空间。如果父母不自以为是地教育孩子,不强迫孩子做到父母想象的样子,孩子遵从内在精神胚胎的指引发展自己,成就远远超过父母的想象。
我认为这里指的教育是特指强加的、局限的教育观点,当然父母也只能给予自己知道的和拥有的,所以关键点在于父母本身。比如在让孩子学习三字经的过程中,提倡的是听、读、背,并不提倡父母讲解,因为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而不同的人讲解会有不同呈现,有人讲解会像站在山顶看世界,有人讲解会像站在山脚看世界,当不知道山顶是什么时,还不如让一切如是,是几个字就说几个字,哈哈。李雪说最好的教育就是不教育估计也是这个道理。想到自己成长的过程中,爱情这个方面,父母是给足了我自由,不管他们喜欢还是不喜欢都允许我自己选择,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我自己面对,对此我的爱情观建立的良好,也充分尊重自己的感受,自然这些换来的是我的满足和幸福感。学习这个方面,是父母从小到大一直特别关注的重点,我自己也很关注,很耗费精力,一直都不轻松,带着快乐的时候很少,虽说成绩不错,也是名牌大学硕士毕业,内心来说我却并不自信,我想这是多种因素造成的局面吧,不知对于文中提到的观点这是否算是一个反面的例证,呵呵。
限制是伪造的爱,文中说了一些父母极度限制孩子甜食,电视,游戏等,结果带来孩子后来报复性的行为,比如迷恋甜食,抓住机会就偷吃;从小极度自律的孩子上了大学后终日沉迷于游戏、网络等。我想到我自己,从小到大,我的家庭经济并不富裕,父母在吃的方面倒是从不吝啬,成年后的我最不在意的就是吃;穿着方面妈妈会有所节约,成长过程中总是欠着的感觉,成年后的我会在穿着方面想要尽量满足自己;课外书和玩具对于那个时候,是可以完全省下的部分,现在的我会很喜欢给孩子买玩的东西,给自己和孩子买书,即使不看也是一种满足。对于金钱概念,记忆中母亲总是对我很慷慨,我一直觉得我不缺钱花,很富有,虽然我的钱在他人看来并不多,可这很好的建立了我与金钱的关系。写到这里,我想到了中庸的智慧,有时中庸意味着一种平衡,平衡才得以长久,是人生大智慧也!
每个人成为自己现在的样子都有很深的原因,我们可以不理解,但是要对现状有一些尊重,避免妄自尊大,用自以为是的所谓正确道理去改变孩子,否则轮回就此产生,一切不过是重复上演而已,喜剧抑或悲剧。
规则要建立在尊重的感受之上。想起了学习儿童技能法中提到的关键,建立情感链接或者爱是一切育儿的前提,是同样的道理,试图训练 孩子守规则的父母,如果训练过程切断了爱的流动,让孩子受苦,那么规则对孩子就意味着痛苦,一旦脱离了惩罚或奖励,他便不会自愿遵守规则。
书中还有一句话深深触动我:溺爱是家长的需要,而不是孩子的需要。也就是说,溺爱是家长在满足自己“内在缺爱的小孩”,并将之投射给孩子,跟孩子的真是需求并没有关系。以“溺爱”自居的家长,其实看不见孩子的真是去需求,更谈何爱孩子。看来爱孩子是一个技术含量非常大的事情,但真实是最有利的工具。面对孩子没有被层层防御的心,我们要真实表达出自己的感受,让孩子自选择,成为他自己。
真正让智力发展的不是知识,而是体验。体验才是滋养孩子精神胚胎的养料。我中立的看待这个观点,毕竟不可能所有的知识都去体验,但是那些限制性信念式的知识,毕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会阻断孩子去自己体验然后生发出自己的智慧。让孩子直接与事物建立联系,拥有生命的广度和深度,感受到活着的意义!
文中还提到学习心理学的目的,我觉得很受益。
她说:道理本是维护感受而生的。我们的真实感受总是被各种心理防御机制包裹着,干枯地活在头脑中,所以需要学习心理学,认识这些防御机制,最终的目的是让感受流动。难怪心理学处处强调感受,回到感受上来;心理专家李子勋说正真的自我探索唯一的工具是感受。
心理学道理是用来进行自我认识的,若拿来要求自己和别人的行为,则会本末倒置,成了另一种防御。要学习正确的方法,也要学会放下,真实勇敢地投入生活,让爱流动。
心理学让生活更美好,感恩所有的遇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