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小冬:你既无心我便休,从此梅郎是路人

每当想起京剧,眼前总是浮现出那个民国年代。耳旁依稀响起震天的锣鼓,咿呀的胡琴;眼前也总是浮现出那些在台上来来往往、你方唱罢我登场的京剧名角们。

奢华的戏服和装饰让人惊艳,黛青的眉眼、娇媚的红唇和兰花般的玉指,美人眼波流转,娇羞无限;碎玉般的小步牵动着台下的视线,水袖一扬一搭间风情无限。

国粹,果然是名不虚传,每一个细节都流露出精致的优雅。

都说戏如人生,人生如戏。卸了妆的生旦净丑们台下是如何的人生?他们也能如戏中那般优雅么?

这些名角中的翘楚,当属天下第一老生孟小冬和四大名旦之首梅兰芳。戏中,她是堂堂七尺男儿,大气豪爽,人人都称她为“冬皇”;他是纤纤妖娆女子,阴柔妩媚,人人都称他为“旦王”。

戏里走到戏外,那岂不是天作之合?世人都道那肯定是一对璧人,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却不知,戏如人生,那是早已写好的剧本;而人生如戏,却谁也料不到会如何结尾。


01.小冬


1907年冬月十六,上海梨园世家的孟家迎来一个千金。因为出生在冬月,遂取名为小冬。

孟小冬从5岁就开始吊嗓子,9岁开蒙,12岁在无锡登台演出,及至14岁已名满上海。秀美的女子,竟然最擅长的是唱老生,人人赞叹她“扮相俊秀,嗓音宽亮,不带雌音,在坤生中已有首屈一指之势。”

年少的孟小冬并没有因为早早成名就轻狂起来。她知道,自己的京剧功夫要想再上一层楼,她必须离开上海,去往那个名角云集的北京去磨炼。

1925年,因当时名角余叔岩临时推演,孟小冬第一次和大师梅兰芳同台合作《四郎探母》。18岁的孟小冬饰演杨延辉,31岁的梅兰芳饰演铁镜公主。孟小冬因此也在京剧界一炮而红。


02.结缘


1926年下半年,当时的北平政要王克敏过半百生日,他是出名的戏迷。既然是戏迷,当然要请名角来开堂会。于是,在韩家潭,当时三大名角余叔岩、梅兰芳和孟小冬都在邀请之列。

一个是须生之皇,一个是旦角之王。韩家潭那个金碧辉煌的舞台,孟小冬和梅兰芳给台下的戏迷票友们演绎了一场耀花人眼的视觉盛宴。王皇同场,珠联璧合,一曲《游龙戏凤》博得满堂喝彩,叫好声连连不断。

梅兰芳和孟小冬的戏迷们都炸了,这样的一对璧人,若是由台上延伸到台下,那该是怎样的好?

戏里戏外,台上台下,他们眉目传情,他们珠联璧合。也许是出于合作的默契,也许是出于彼此的欣赏,又也许是出于好事者的极力撮合,孟小冬和梅兰芳的缘分就这样到来了。

1926年8月28日,《北洋画报》刊载了一篇署名为“傲翁”的文章:“小冬听从记者意见,决定嫁,新郎不是阔佬,也不是督军省长之类,而是梅兰芳。”

其实,仅从这篇文章,就可看出他们彼此的结合更多是来自于外力的推波助澜。

或许是太年轻,孟小冬的这次决定,不得不说是包含有外界众望所归的成分。

后来,她在回忆中提到,当初的兴之所至,只是一种不太成熟的思想冲动而已。


03.藏娇


31岁的梅兰芳已有两个儿女和两房太太,一个是王明华,另一个是福芝芳。

以孟小冬来说,如此秀美,如此才华、又如此声名,她和她的家人无论如何也是不愿她委屈做小的。但是,梅兰芳提出,他当年曾过继给伯父,算“兼祧”,就是说他兼做两房的继承人,可以娶两位正室。大太太王明华当时生病,正在天津疗养,作不得数,家里现在只有福芝芳一位太太,孟小冬嫁过去,算是和福芝芳平起平坐。

好像也很合理啊。

名分之忧解决,1927年农历正月24日,孟小冬和梅兰芳在北京东城的一个胡同里安了家。这里不是梅宅,人们称之为“缀玉轩”。

这桩婚事里,一个男人,三个女人,无论怎么说都太过拥挤。即使是平分秋色,孟小冬能够拥有的,也不过是三分之一罢。即便是再多点又如何呢,她终究不是他唯一的女人。

住在梅宅之外,这样算得什么?

同居?好像不是,毕竟他们举行了婚礼。

成家?好像也不是,毕竟孟小冬没有嫁进梅家的大门。

那就权且是金屋藏娇罢。


04.惊魂


少女之心总是单纯,新婚的日子也总是美好的。

婚礼后,孟小冬没有再出去演出。梅兰芳为她请了戏曲和书画老师每天来上门授课。

轰动整个北京城的缀玉轩惨案发生时,梅兰芳正好在家里与朋友聚会。歹徒突然携枪闯入,正好《大陆晚报》的经理张汉举也在场。他善于应酬,于是自告奋勇提出去与对方交涉谈判,结果却被扣作人质。

梅家人吓坏了,一边报警,一边筹钱。结果对方拿到钱以后,发现外面军警已经围住宅子,情急之下向张汉举开了枪。无辜的张汉举就这样丧了命,随后军警又击毙了凶手。

舆论一时哗然,各种绯闻各种传言扑面而来。

凶手是谁?为什么?

其中最流行也最解释的通的说法,就是凶手是王惟琛。孟小冬的戏他逢场必去,时间久了就成为她的铁杆粉丝。梅兰芳抱得美人归,让他由嫉妒生出憎恨,于是上门闹事。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说孟小冬是王惟琛的未婚妻,王曾经怒斥梅兰芳抢了他的人,现在正是来报复。

无论哪种说法,大家都议论纷纷,揣测内情,好事者甚至捕风捉影,弄得梅兰芳好不尴尬。

王惟琛的头颅在前门的电线杆上悬挂了三天三夜。

王惟琛没有解释的机会,这桩惨案的真相到底是什么,世人永远无法确定。


05.疏离


只有一件事情可以确定。

那就是梅兰芳从此后对孟小冬是实实在在的疏离了。他撇下她去往上海避难。

而此时,一向对梅孟结合不置一词的福芝芳开腔了:“大爷的命要紧。”

说实话,福芝芳才是那个有心计的人。丈夫再娶,没有哪个女人能够大度到一点都不介意。她只是没有办法阻拦,她更深知阻拦只会让男人兴致更浓。她既不哭闹,也不吃药上吊,她只默默地隐忍,不动声色地等待时机来临。

孟小冬呢?

假如她也像福芝芳那样心机深重,她一定会找出很多借口来解释这件事;或者她也可以扮成傻白甜,只需撒撒娇哭成梨花带雨也不是不可以。

可是倔强如她,孤傲如她,对于捕风捉影的事情根本不屑去解释,她相信清者自清,她也相信梅兰芳应该相信她。

舆论开始一边倒地支持福芝芳。也许是出于愧疚,也许是出于对惨案的心悸,梅兰芳也开始疏远孟小冬,倒向福芝芳。

这一次,福芝芳开始占上风。


06.僵局


聪明的福芝芳抓住机会,乘胜追击。她加倍地温柔体贴,她更贤惠了。

结婚多年,她终于第一次跟着梅兰芳去天津演出了,连《北洋画报》都登载了新闻。

梅兰芳和福芝芳没对她说过一句话,可他们的行动却是在明明白白向孟小冬宣告些什么。

孟小冬一气之下回了娘家。紧接着,她又与雪艳琴去了天津,她们搭伙唱戏,公然向梅兰芳挑衅。

梅兰芳怎么也没想到孟小冬会这样做。自己金屋藏娇的爱人竟然抛头露面又出来唱戏挣钱,那他的面子还往哪儿搁?

二人的关系陷入了僵局。这时,孟小冬的母亲站出来从中斡旋,他们才言归于好。

好归好,然而两人之间的裂缝已是实实在在撕开了。

1929年,梅兰芳将赴美演出。麻烦又来了——到底由谁跟着他去美国,以夫人的身份亮相在全世界面前?

也许梅兰芳当时心里是属意孟小冬的,因为他准备的赴美礼品中,一些小工艺品上都刻着孟小冬的古装扮相。而且,福芝芳当时又怀有身孕,不便出门。

没想到的是,福芝芳为了能跟着梅兰芳出国,竟然私下请来医生为她堕胎。

哎!为了男人,何苦来!这么血腥,一点都不输后宫里皇后妃嫔的争斗啊。

事已至此,梅兰芳只能谁都不带。

估计此时的两人都在憋着一股劲吧!


07. 激化


1930年,梅兰芳从美国回来后,恰逢伯母梅雨田夫人过世。梅兰芳自幼被过继给伯父,与伯母感情也情同母子,因此他特意在北平的梅宅设立灵堂,隆重治丧。

听闻消息的孟小冬自以为是梅府一员,她头戴白花,来到梅府要为婆婆披麻戴孝。

没想到,此时的福芝芳拦着大门,一反往日的温柔隐忍,态度激烈地根本不让孟小冬踏进梅宅半步。同时,她还安排梅府的下人称小冬为“孟小姐”,称她为“梅太太”。

前来吊丧的人很多,大家议论纷纷,梅兰芳也过来了。有人劝福芝芳,梅也附和着说,不看僧面看佛面,既然小冬都来了,就让她进去磕个头吧。

福芝芳抵死不依,她要挟道:梅家的门,她就是不能进!否则,我拿两个孩子、肚子里还有一个,和她拼了!“

梅兰芳无奈,他只好委屈孟小冬:你还是先回去罢!

这一次,福芝芳明显占了上风,赚足了脸面。

名噪京城的须生之王,人称“冬皇”的孟小冬受此羞辱,只好哭着离开了梅宅。

此时的她,会恨福芝芳;但她更恨的还是梅兰芳。

他羞辱的何止是她的脸面,他羞辱的更多是她对他的爱情。他曾经许诺她“兼祧”、“两头大”,哪知当冲突摆在眼前,他却还是让她退让。

她恨他的懦弱和自私,她恨他的无情和退让,她更恨的,是她自己的错付!


08.陌路


两房太太的矛盾如此激烈,已经到了白热化水火不容的地步。当时捧梅集团又分化出“捧孟派”和“捧福派”。而梅党的魁首冯耿光站出来说:“孟小冬为人心高气傲,她需要人服侍;而福芝芳则随和大方,她可以服侍人,为梅郎一生幸福计算,就不妨舍孟而留福。”

纷纷扰扰,这些关于她的争论,孟小冬岂能不知道?她质问梅兰芳:“冯六爷不是已经替你做出了最后选择?他的话,对你从来是说一不二,还装什么糊涂?”

是啊,郎既无心,我又何必有意?感情的天平明明白白摆在那儿,高低上下立见分明。以孟小冬的一身傲气和才情,她怎肯屈就?

她是恨他不守承诺和没有担当;而他,却也恼她性格较真和不会转圜不肯屈就。

1931年七月,在一个下着大雨的晚上,孟小冬在收拾几件换洗的衣服,准备离开。她对梅兰芳说:“你的东西我一件也不要,现在不要,以后也不要。我今后要么不唱戏,再唱戏不会比你差;今后要么不嫁人,再嫁人也绝不会比你差。”

1933年9月5日开始,孟小冬在天津《大公报》第一版上,连续三天登载《孟小冬紧要启事》:“冬当时年岁幼稚,世故不熟,一切皆听介绍人主持。名定兼祧,尽人皆知。乃兰芳含糊其事,与祧母去世之日,不能实践前言,致名分顿失保障。毅然与兰芳脱离家庭关系。是我负人,抑人负我?世间自有公论,不待冬之赘言。”

梅门未入,从此梅郎就成了陌路。《启事》字里行间,处处透出孟小冬浑身的傲气和对梅兰芳的怨怼。


09.复出


付出的感情收不回来,多年的陪伴和相随,换来的是悲伤和怨怼。经过这次感情上的重大打击,孟小冬一度痛不欲生。她生病,绝食,甚至一度在天津居士林皈依佛门。

“我今后要么不唱戏,再唱戏不会比你差。”孟小冬记得自己曾经说过的话。

婚姻失败,事业如何再能失败?

1934年,孟小冬复出一票难求。1938年10月21日,孟小冬在北京泰丰楼正式拜余叔岩为师,成为余叔岩的关门弟子。

余叔岩是民国初年京剧界的一代宗师。能够拜得这样的老师,孟小冬在事业上可以说是了无遗憾了。

1947年9月,是杜月笙60寿辰。孟小冬在上海中国大戏院出演《搜孤救孤》。此时的孟小冬唱功已炉火纯青,调高响逸。演出一时盛况空前,喝彩声连连不断。本来计划演出5天,后来延长到10天,票价也一步飙升到每张1000元。有戏迷说,这种盛况,恐怕连她的老师余叔岩上台,也是望尘莫及的。

自此,孟小冬已完全确立了她在中国京剧史上“须生之王”的称谓,至今无人能够超越。比起梅兰芳两位同样出身梨园的太太,她在事业上的成就与王明华和福芝芳真是不可同日而语。

与梅兰芳失败的婚姻是她的不幸,但是至此又何尝不是她的幸运呢?


尾声


值得一说的是,1947年的那次演出,梅兰芳也在。后来,梅兰芳的管事姚玉芙说,孟小冬演了两场《搜孤救孤》,梅先生在家听了两次电台转播……

尽管如此,他们最终还是没有见面。

1950年,43岁的孟小冬正式嫁给了63岁的杜月笙,成了杜公馆的第五位太太。杜月笙把在香港的儿子、媳妇、女儿、女婿全部招来见礼,一律跪拜磕头,称她“妈咪”。

他懂她的心境,他也怜惜她的际遇。只不过,一直以来他都小心翼翼地呵护着她的伤痛,体面地成全着她的孤傲。

其实,她和杜月笙的缘分早在1925年就开始了,只不过,那时他还没有发迹,那时她也心不在焉。

杜月笙曾一直对她念念不忘,多年来关怀无微不至。

她与梅兰芳签订离婚契约,他在旁佐证;他还叮嘱她要仔细思量。

1935年,她的师傅余叔岩家女儿出嫁,她送出满堂红木家具。那时她已经久不演出,所花费的,全是来自于他的无声支持。

他是上海滩的青帮头面人物,横扫上海滩几十年,却唯独把最温暖周全和最柔情细致的一面留给了她。敏感如她,这些细细碎碎又实实在在的呵护,她又如何不懂得他的情深义重?

二十多年来,他一直是她一生的知己。他总是在她背后远远地望着她,在她最艰难的时候,他总能适时出现。

她是重情重义的女子,她要用她的余生回报他。尽管此时的杜月笙已经从繁华走到衰败,她依旧在他身边不离不弃,直到他去世。


结语


1934年正月,梅兰芳去汉口演出时,同朋友南铁生聊天时说:“这次来汉口两期演出的包银是三万大洋,原也算不得什么,想把它送给孟小冬,做最后的了断。只有处理完了这些事,今后对大家都好,我也好静下心来研习。和她生活在一起,总是顾虑重重。就算这回是白唱。”

这段话可能是梅兰芳对孟小冬感情的最好写照了吧。

顾虑重重的爱,总归爱的瞻前顾后,爱的左顾右盼。

终究还是爱的不够罢!

假如深爱,怎会舍得她当众受辱?假如深爱,又怎会舍得不让她踏入梅家半步?

男人的爱太过理智,他们把生命中的太多东西看的比情爱更重。

既然曾经的诺言如今都化为乌有,我孟小冬又何必再委屈退让成全你?

不如决绝离去。

不如成全我自己。

有人说,一向把名分看的大过天的孟小冬最终还是做了姨太太,这是宿命对她的讽刺。

我不这么认为。

褪去了年幼时的青嫩和刚硬,中年的她更增了些成熟和圆融。

正是梅兰芳的胆小懦弱和缺乏责任才让她走向杜月笙。她曾说:我不愿再婚,如果非要再婚,一定要嫁一个跺跺脚地会响的人。

而杜月笙,正是那个有担当、跺跺脚地会响的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3,362评论 5 47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330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247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560评论 1 27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580评论 5 36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69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29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87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40评论 1 29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596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78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66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45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29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65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3,271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403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