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自觉的在路上哼起“池塘边的小树上……知了……”人家早已经不知踪影喽,连桂花儿这一季的香,我还没闻着几鼻子呐,都已经秋裤缠身了。
哦,也对,成天带着口罩,有多少香味儿也被隔离减半了,但是,不戴不行啊,自觉行为,根本不需要强制,就这娇气的鼻子,碰不得一点儿冷气。
秋裤上了身,才知道该贴的膘,一分不少的赚住了。
所以,总要等到开学才想起作业做了一点点,总要等到长膘才想起运动做少了一点点。
昨儿还跟双宝妈妈说,从六月左右就不好好去了,美其名曰陪室友,实际上,室友说“我不一直散养状态”,那,只能是我拿着人家散养打了幌子偷懒了呗,惭愧惭愧啊!
那,我沉迷在哪儿了。
对,刷视频,而且一刷一个专辑,非逮着一个专辑从头至尾的刷。
六月,应该一直刷着《红楼梦》台前幕后。
那个账号虽然解说音频的听上去是AI女音,但是内容不俗,而且有很多采访记录原图原音。
很多幕后故事,有一年在书城看了欧阳奋强那本书,知道得差不离。
不过,这个账号有新内容,也用词客观,并不是博人眼球。
想想大观园的三年,改变了一群人的生活轨迹。
刷的时候,一直念叨着:改变人一生命运际遇的三年,像极了室友们的高中三年,也像极了我们每个人从一个三年到另一个三年的轨迹转换。
全国各地不同岗位的人,为着红楼梦,聚到一起打磨三年,也许本来就是各地翘楚,也许平平无奇机缘巧合,在大观园的三年里,互相学习互相影响,同时又被同一部作品影响着 ,成就了后来的她们,也成就给世人一段传奇。
今日份又想起这段印象,记一笔。
室友这代的娃娃们,不时兴打听各自去了什么学校、城市、专业,我们也不善于打听。
她们本是平平常常的一批货色,当然不乏去重点偶然性没去成的,现在,有飞行员的,有半出国的,也是全国各地四散开去了,三年,啃着相同的书本,听着相同的铃声,带着同样的“镣铐”在高考场子里跳了一曲,最后,曲终人散……
她们,会不会如大观园十年二十年再聚首,发现三年十字路口的变化,竟是这般的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