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小儿麦粒肿这个话题。麦粒肿又称为脸板腺炎,是儿童常见的眼病,主要是由于睑板腺或睫毛毛囊周围的皮脂腺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所导致的急性炎症。
临床常见症状为,初起时患儿上或下眼睑长红色丘疹,继而慢慢会肿起来且有红肿热痛的感觉,在3-5天左右会出现黄色脓点,严重时会出现破溃,脓液流出后症状减轻,多数在一周左右可以达到痊愈。
注意分清麦粒肿和霰粒肿,都是眼睑处的硬块,两者很容易混淆。霰粒肿是由于睑板腺导管堵塞,分泌物不能及时排出形成的囊肿,慢慢发展成为一种慢性肉芽肿性炎症,不红不痛,但持续时间可长达数月。我们可以通过触摸患处是否有痛感,来分辨麦粒肿和霰粒肿。
麦粒肿在中医里称为针眼,又名土疳、土疡,是由于风热相搏,克于胞脸,或脾胃积热,热毒上攻熏于目所导致。总结的来说,就是外感风热侵袭和内伤脾胃的问题。小孩不注意眼部卫生用不干净的手揉眼睛也很容易造成感染。另外喜食辛辣刺激性食物、甜食、肉类,以及体弱多病、免疫力低下、便秘等,都可以诱发儿童麦粒肿。
下面介绍宝宝长麦粒肿的几种调理方法:
一,小儿推拿
小儿推拿治疗麦粒肿的治疗原则:疏风清热,配穴: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拿揉风池穴,清脾经、清肝经、下推脊柱、揉涌泉穴。
开天门
位置:两眉中间至前发际成一直线。
操作:两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推。
次数:50~100次。
功效:调节阴阳,开窍醒神,祛风散邪。
推坎宫
位置:自眉头起沿眉向眉梢成一横线。
操作:自眉心向眉梢行成一横线,家长可以用拇指侧面或指腹,动作轻柔均匀做直线运动。
次数:50-100次
功效:疏风解表,醒脑明目,止头痛。
揉太阳
位置:眉梢后凹陷处(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1寸凹陷处)。
操作:用中指指端揉之,称揉太阳或运太阳
次数:50-100次
功效:疏风解表,清热明目,止头痛。
捏拿风池
定位:位于颈后,枕骨下,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间的凹陷中。
操作:让孩子坐好,低头,用一手拇指、食指或拇指、中指相对用力,拿揉或拿风池。
次数:50-100次
功效:发汗解表,祛风散寒。
清脾经
位置:宝宝拇指桡侧(外侧)缘,从指尖到指根成一条直线。
操作:用大拇指从指根推向指尖。
次数:300-500次
功效:清利湿热
清肝经300-500次
位置:在食指掌面
操作:将小儿的食指面向上,由指根推向指尖
次数:300-500次
功效:开郁,除烦,平肝胆之火,息风镇惊。
推脊柱
位置:大椎至长强成一直线。
操作:用食、中二指面自上而下作直推,称推脊。
次数:推100~300次,捏3~5遍。
功效: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
涌泉穴
位置:足掌心前三分之一与后三分之二交界处的凹陷中。
操作:常用的有揉涌泉和推涌泉两种做法,用拇指端揉该穴为揉涌泉,用两拇指交替向足尖方向单向直推,称推涌泉。
次数:左右各100次
功效:引热下行,滋阴清热。
二,耳尖点刺放血
取耳尖穴,常规消毒以后,用三棱针或血糖针在耳尖处放血。针刺耳尖穴的时候要快、准,以减少患者的疼痛。放血量根据患者的情况而定,3-5滴左右,初期可以每天一次,连着2-3次,这对治疗初期麦粒肿比较好,如果已经化脓,不建议行此法。
三,局部热敷
让孩子平躺下来。用热毛巾在小孩眼部进行热敷,温度以孩子能接受为宜,建议40~45度,每次15分钟,每天3~4次;也可以用干净的棉柔巾裹着煮鸡蛋或者热土豆在患处滚动热敷。热敷有助于促进丘疹的成熟,等丘疹长出黄色的头,成熟后破裂,里面的液体流出来就可以了。
四,孩子睡觉后可在患处涂红霉素眼膏,这样可以有效的促进局部炎症的缓解。
日常护理
1.平时应该多引导孩子注意卫生,勤洗手,不要用手去揉眼睛,以免细菌感染;
2.不要自己去挤破或用针刺穿,这样可能会造成再次感染发炎,还可能会伤到眼睛;
3.顾护小儿脾胃,避免积食,就可以很好的预防麦粒肿的发生
4.长麦粒肿期间一定要忌口,饮食清淡,不能吃发物,如虾、笋等及辣的、油炸之类的食物一概不能吃,要多喝水,少用眼。
如果孩子眼睑出现红肿热痛等症状后,持续2-3天不消退,建议就医,请医生来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