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朋友聊天,说到跑步,我说你也可以的,朋友立马摇头“不不不” ,我总是微笑着看着她(他),可以想象人们经历了什么,大脑里有一个印痕:遇事儿先否定自我。
我总是很好奇:没有做过的事,我们有什么理由如此轻易地下结论呢?甚至我们曾经的失败挫折应该是我们永远的定论吗?
细观之,大脑里经常有批评的否定的声音 ,我们是不是应该质疑一下这个声音呢?人的智慧,在于我们可以跳出来质疑我们自己的思想。因为它是我们行动的起始点,意义非同一般。
举例一个情境:我们经常会看到甚至经历这样一个场景,某一天,爸爸或者说妈妈下班回到家里,看到又脏又乱,于是非常的生气,他(她)会说“你就不能把东西放回原来的地方吗?”遇到这种情况,我们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呢?一种情况是人们会想他今天一定过得不怎么样,有什么烦心事儿?还有一种情况人们会想他总是这样恶狠狠的。如此这样两种不同的观点,也必然会带来不同的行为结果。前者因为把这个情绪归结于外部因素,所以他会善解人意,立马行动,收拾房间或者给对方端一杯茶,让他喝,缓一缓,调节情绪。而后者呢,认为对方的言辞归于品性问题,这样难免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由于预期对方可能会表现出敌意,他们很可能自己也变得恶狠狠的,这样便诱发了他们所预期的对方的敌意。
由此可见,我们构建了我们的行为,构建了我们的人生走向,以及社会现实。
我们总有一种不可抑制的冲动,想要解释行为对其归因,并使一切具有可预见性,以便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相似的情景,不同的反应,这是因为我们的想法不同。我们对无理行为作何反应,取决于我们把无礼行为归咎于人的敌意行为,还是归结于其糟糕的心情。
而这种原缘归结于何处,取决于我们大脑中的预设,也可以说是我们的信念,价值观。
生活中我们还有很多常见的现象,也会看到类似的行为。高中时期学生会选择文理分科。那些认为自己不擅长物理化学的孩子会选择文科去学习。认为自己不擅长记忆的,不擅长历史,政治的会去选择理科。
相当多的人甚至没有去质疑自己的这种思想,而让自己失去了人生机会。谁知道那些我们没有走过的路,也许是我们的最大潜力之所在呢。
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妨跳出来看一看自己,去质疑我们的思想,去质疑我们大脑的声音,也许我们会有更多更好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