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在恰当的时候出现了。
说这个话的人,在我们跑步的班里,被称为“淼神”。他赛事频繁,在我眼里,不是在跑步,就是在去跑步的路上,不是在比赛,就是在去比赛的交通工具上。他精确地计算交通工具的衔接和耗时,充分利用路上的时间休息调整,也不影响工作时间,也不影响身体状况。平常不怎么聊天,但有到问题他都会耐心作答,时常抛出很多干货。我对他了解不多,甚至知之甚少,但他在我眼里,是科学跑步的楷模。
我对于比赛一直不是很上心,一来因为能力不足,二来因为时间尚不自由。参加跑步三年来,每到周末,我都是自动屏蔽微信群的,因为群里很多人线上线下跑长距离,对我多少是一种冲击。但我自动把自己躲在这两个理由的保护伞里,“躲进小楼成一统”,心安理得地原谅自己宽宥自己的毫无进步甚至退步。而我的身体状况也没有得到改善,只有在跑步的时候,我还算有点力气,大部分时间萎靡不振,如果遇上外出,会更糟糕。晕车、对陌生地方的恐惧、对外出种种不变的不安、甚至感觉永远缺少出门的衣服,等等,都成了我拒绝出去的借口。刚刚过去的五一,我因为一个突如其来的机会,一个人去了上海三天,累的不得了,完全不适应城市生活,回来以后,身体严重不舒服。
所以,当大家以参加崂山越野的名义聚在青岛的时候,我的内心里是很五味杂陈的。当然,的确有客观条件限制我不能出行。可是,如果客观条件不限制,我能顺利成行吗?我能迅速地觉得出行线路、打包行李、安排各种事项,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吗?我能忍受不同交通工具的转换,僵硬的脖子和后背吃得消吗?我会迷失在城市的洪流中而不知所错吗?
然后不知怎的我就想到了淼神,想到无意间看到过他去参加比赛的交通安排、休息计划,很多无缝对接的安排,让时间的利用最优化,举重若轻地参加比赛,我在想,他的身体肯定是适应了这样的节奏,我甚至还戏虐地想,他肯定是那种周末不出去越野比赛长距离跑步就浑身不舒坦的人吧。
然后今天早上醒来,我就看到了这句话。说醍醐灌顶,是一点也不夸张。
淼神这句话本身就是很普通的一句话,想必我们大家都可以说出类似的金句。这句话的特别之处在于,它出自一个实践者之口,从而更加冲击力。
其实跑步也好,生活也好,工作也好,都需要合理科学的计划和安排,都需要日积月累的付出,都需要量的沉淀。我想到前些时候在开沙岛乒乓球教练说的话,他说那些孩子从小就训练如何打球,当长大以后,如何应对各种状况,变成了身体的记忆,变成一种自发的反应。
回到我自己身上,我过惯了拖沓的生活、应付地工作,蜷缩在一个地方,很少外出,身体和精神已经僵化。虽然半生已过,虽然身上各种疼痛伴随挥之不去,但我有责任让自己过的更好,我需要更努力一点,征服自己,去迎接更好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