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巢居笔记小说之二:画家(1)
杨府/文
画家陈秋水,人矮胖,形象懈怠,光观外表看不出精气神。但此人才美内敛,擅画人物山水,尤其是古贤高士图。古松虬曲远逸,深壑渐起烟霭,高士抚琴动操,二三知音赏听。闲云野鹤,意境太古。观之,使人顿生澄怀观道的情怀,飘飘欲仙的向往。由此可窥见秋水先生的志趣与气质,实在骨子里透着一股不尚流俗的傲气与自在,性喜散淡,意尚旷远。曾两次应邀赴东瀛、韩国举办画展,引起轰动。一时,美誉多归,名满天下。其画作的价格,也因之上涨。过去人求其画,只要有交或稍付润资,无有不谐。而今则明码标价,每平数万,亦一画难求矣。
然金无赤足,玉有绺裂。人有百长,必有一短。陈画家之短,即太爱美色,是一个彻彻底底的登徒子。这无关才情,仅涉私德。昔年画家微时,曾得画商谢金先生助力甚多。不啻生活费笔墨费,甚而至于渔色猎艳的支出。因此,凡有所求,辄连夜画出,价格多少不计。
今则大异于是也。
俗云,钱能试人,火能试金。秋水先生爆得大名,其尺纸寸楮,亦得市场大棒。因之,即使像谢金先生这样曾有恩于他的昔时恩公,若仅动之以交,则亦难求其画;遑论价廉已矣,亦更难遂其所愿。但如若按画家所列润格,谢金先生居间所售,其利甚微,谢金先生为此苦恼。然亘古以来,商人趋利,又无所不用其极。何为奸商?一个“奸”字,尽道其品性行事。
谢金先生在风月场中,识得一风尘女子,名叫薇薇。此女身段高挑,皮肤白皙。浓眉大眼,含睇欲笑。黛如远山,语如流莺。气度脱俗,风情万种。任谁也想不到,她竟是风月场中之人。陌生人乍一见,无不认为是富贵人家的小姐。
谢金先生对她说:“跟我出台一次,给你酬劳二万。只消半天功夫,事成后再请你到海鲜楼搓一顿。”并面授机宜,如此这般一番。薇薇一听,有如此好事,好不喜欢,遂依计而行。
两人打车来到京郊画家的独院式画室。秋水先生一见皓齿娥眉的薇薇,见猎心喜,惊为天人,极尽奉迎。
谢金先生趁势介绍说:“这是我一教授朋友的女儿,非常喜欢书画,听闻您陈老师的大名,崇拜得五体投地,非要让我带她来拜访大画家不可。这可是您的超级粉丝,我推却不得,只得冒昧前来,不知欢迎不欢迎?”
秋水先生一叠声地说:“欢迎之至,欢迎之至!”
画商转身对那女子说:“怎么样?我把你带来了,陈老师也给面子,没有让吃闭门羹,我的任务算完成了。我还有事,须先告辞一步。陈老师是大师,你要多向陈老师学习啊!”
有如此的美色娇颜在前,画家巴不得他立即消失。但还是假意说一声:“你这就走啊,不多坐会儿?”薄送至畿,就反手合上了门。
画家喜不自胜,不吝最好的谀词,都给了薇薇,并表示一定要以她为女神形象,画一组中国版的神女系列。一边带她欣赏他的收藏,还指点他偌大的庭院建构,说,这些都是他亲自设计和建造的。之后,又拿出最好的茶点招待薇薇,并向她介绍或炫耀茶道故事。见她茫然,又手把手教给她茶道技巧。可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不惮繁琐。薇薇是风月场中高手,岂不知这个老男人的心思?而她的任务就是引他上钩。因此,也便有意奉承。仅仅一个媚眼,就如同电光石火一般灿烂,灼得他骨酥腿软,心如鹿撞。一个有意挑逗,一个佯拒实迎,恰似天雷勾动地火,地火引燃干柴,很快便成就了云雨之事。事毕,薇薇娇滴滴地说:“陈老师您是大师,我知道您的画是一画难求,但我真的非常喜欢。我这里只有区区五万元钱,不知能买到老师几幅墨宝?哪怕是片牍斗屑也行!”
画家佯嗔道:“看小妹妹说的,你是我的心肝宝贝,只要你喜欢,随便拿,哪里还能多要你的钱哟!”
薇薇顺坡下驴,嘻嘻哈哈说:“那我就不客气了咯!”
薇薇只懂风情,哪解水墨?但她有着俗世的贪心,只管拣选尺幅大的,气象灿烂的,卷了五七张来。画家心疼得呲牙咧嘴,但也没有多说什么。双方互留了手机号码,依依不舍,将薇薇送出门去,并叮嘱薇薇要常来。
薇薇出得门来,画商早已在不远的拐角处等候,见薇薇满载而归,收获颇丰,大喜过望,当即又额外奖励薇薇一万元钱。
薇薇没有想到,几张破纸,竟也值这么多钱,比风月场上的钱还要好挣。薇薇感慨不已。这就是世人常说的,各取所需。画家得色,薇薇得金,画商得画。而获利最多者,当然非画商莫属了。在薇薇是一张破纸,在画商堪比万金,因为他有化为万金的本领。
这就是本事,这就是能耐,在这世上,一个人必有一个人的社会角色,一个人必有一个人的生存道行。天道有常,不偏不倚。这本事后来被薇薇学到了。如此伎俩,又施几次,都屡试不爽。她渐入门墙,遂撇开画商单干。自此脱离了风月夜场,俨然成为京城名媛。薇薇不仅阅人无数,更是珍珠蒙尘,如今去其尘垢,玲珑剔透,她所放出的辉光,甚至比谢金先生更灿烂,更具优势,更广有客源。谢金先生后来竟也不得不从薇薇手中拿画,真是乾坤倒转,阴阳易位。而画家枕于女色,始终执迷不悟。
观巢居主人曰:在这世上,君子永远斗不过小人,但君子若是完璧无隙,小人焉能得逞其奸心?俗云,苍蝇不盯无缝的蛋,话粗理不粗。人不怕无嗜,无嗜好者无真情。只要有嗜,真情倒是有了,人性的弱点也跟着来了。所谓“好船者溺,好骑者堕,君子各以所好为祸”是也。为人处事,可不慎乎?人生久长,不可为一时的感官的美好而降低内心的修为。身边涌来的都是俗世的烟霞,或能拨开云雾而见青天,或沉湎于虚浮的光影中,自我陶醉,这就是人生的选择,由此区别高低,向上或向下。
2015年5月4日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