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一个成功的人,应该具有的两特点:事不宜迟、和反馈。在最近的生活中,我越来越感受到这两点的重要性。如果要和具体的什么理论联系到一起的话,我想这也应该纳入到《刻意练习》这本书的所介绍的理论中吧。不过,我目前还没有读完这本书,只是对这本书中的一些基本观点有些肤浅的认识而已。所以,为了不跑题,我们还是围绕事不宜迟和反馈这两点来说吧。
关于事不宜迟,一个典型的反例是第一作者的我所发表的第一篇sci论文的整个诞生过程。论文的内容,我就不提了,这和整个的过程没有多少关系。论文想法源于我当时的师弟对一个实验的大量模拟(四年前)。当有了初步的试验结果时,我开始总结论文,形成论文的最初版本。然后,我的主要工作在论文的撰写和试验的验证上。当时,一个错误的念头阻碍了论文的修改。这个错误的念头就是在大量的数据模拟上,都要验证结果的成立。最终发现,实际上自己想的太理想了。论文是要建立很多假设的。那时的自己,看到这样的结果,有些茫然。所以,放弃了一段时间。论文写一写、停一停。老板隔三差五的问怎样了。但我也最终没有拿出像样的稿子来。13年年中,孩子出生,家里的事情闹腾,等等。很多时候,心都散了,更不要说这篇论文了。在14年末真正拿起论文继续修改时,前面的很多想法和思路都已经忘了。又坎坎坷坷地修改了一年多,现在扔了出去。尽管被接受了,但论文的想法已经过时了很长时间了。而且,这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的职称、考核以及工资。现在想想,尽管,每次都有客观理由。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自己不上进。
论文发表的这段历史,我是没有办法再修正了。近四年的青春也耗了进去。不过,假如我可以选择,我肯定会在两三个月之内,把大量的时间和经历投入到这篇论文的制作过程中,尽快完成这件事情。也就是,所谓的“事不宜迟”。谈起事不宜迟,在我的经历中,一个比较积极的例子就是:博士开题报告的书写。
博士开题报告,在12月10日以前要完成。在12月2日时,我开始把所有的时间全部腾出来,天天在Word上写开题报告。花了我近三个晚上和两个白天。近15,000字的开题报告的初稿总算出来。立马发给老师,结果老师用了一天多的时间,给我把前面改了一遍。尽管2号到10号,仅有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也许有些人认为在这件事情上我还是拖延了。但是,当时,我的感受还是非常好的。至少我给开题报告的修改留出了一个星期的时间。
博士开题的初稿,不仅仅是为博士开题准备的,还是我第一次青年基金申请的初稿。对于初稿的修改,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要把这些工作提前做,而不是放到后续的时间去做。这是我应该继续努力的。在心中一定要把握的一个原则是3月份是交稿的最后期限,如果不能在之前的这段时间内,对初稿进行频繁修改的话,很难保证最终的申请书的质量优良。这会直接将我的基金申请进度退后一年,不利于我做一个优秀的青年。所以,这段时间,对于青基项目书的修改来说,还是需要“事不宜迟”的。
不仅仅是在学术上,在所在公司的事物上,做不到“事不宜迟”,对我的伤害也是非常大的。很多功能模块的开发,在第一天晚上经过讨论还理解的比较清楚,结果第二天有其他事情,没有动工,到第三天,有一些理解已经开始有了偏差。这明显地减缓了功能模块的开发进度。因为,我还得再去回忆具体的实现细节,且这些实现细节自己本来就没有理解透。
简单总结一些的话,就是,在工作中,碰到一件事情,一定要事不宜迟地去做。先做出一个初步的版本和结果来再稍作停歇。用时间去沉淀这些结果。即,做到:事不宜迟。下面,我们再来说一下“反馈”。
反馈,就是要得到外界对于自己的工作结果的一个评价信息。这个外界,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其它东西。我们先拿程序或软件的开发来举例子,随后再说写论文。
很多人感觉写程序或者写软件比写论文要简单。当然,写出高质量的软件也是很难的,我们随后再提。这种简单,在于我洗完程序以后,通过简单的编译和调试,立马可以知道程序或软件是否是可用的、正确的及理想的。这不是因为写程序这件事情本身简单,而是因为我们可以立马获得外界的反馈。也就是说,外界的及时反馈使这件事情变得简单。从这个角度,对外界反馈的重要性,可以窥见一斑。然而,写高质量的软件以及写论文就不是这么简单的了。
先说,写高质量的程序吧。高质量的程序,不仅仅要保证程序可用,结果运行正确,还要保证安全、严密。也就是所谓的“商业程序”。高质量程序的书写,不仅仅需要计算机对结果的反馈,还要有牛人对你的指导和反馈。也就是说,别人愿意看你的程序,愿意告诉你你的程序哪里有问题,愿意告诉你该怎样改你的程序。这样,长时间的积累。才能让你慢慢的拥有了写高质量程序的能力,以及你的高质量的软件作品。幸好,我碰到了一位。
写论文比上述两者可能都难,因为写论文纯粹就是靠人的反馈。靠同行评议。如果别人对你的工作不认可,论文是根本无法发表的。因此,从来没有一个人做的科研。只有在别人的评论和建议中,不断地改进自己的工作,才能确保自己的科研成果。这就是写论文为什么难的原因。在小的学校,无法组织起一个自己的小的兴趣团队,就没有办法进行科研。还好,我的论文现在还有人愿意看、愿意改。这给我提供了很好地反馈信息。
总之,碰到一件事,先做到事不宜迟,出来一个初步的结果,然后,不断地从反馈中汲取营养,把结果越做越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