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是一缕阳光,它能融化心间的冰凉;书是一缕春风,它能消除你内心的浮躁;书是一支蜡烛,它能使黑暗的心变的明朗;书是一壶茗茶,它能让你回味无穷。秉着先让自己受教育,读懂、读透新课标,领会新课改精神,暑假我学习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这本书。
本书作为指导准则,进一步的明确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优化学校育人蓝图;教学实施过程中,以大单元作为教学指导手段,有利于开展体育教学工作,作为体育教师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引导学生明确人生发展方向,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本次研读我着重对课程理念中新增加的“教会、勤练、常赛”一体化教学思想进行深入研读。“学﹣练﹣赛”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课堂教学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练、赛、评为主线的课堂结构。“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能力,通过教师讲解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相结合,掌握单个技能、组合技能并能够运用到体育学习、体育锻炼、运动竞赛和日常生活中,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会——学会,能用
“教会”是体育课堂的教学目标,对知识、技能的掌握,对知识、技能的应用达到一定水平,能够精准灵活地运用。同时是学生参与“勤练”和“常赛”的基础。“教”要遵循教的规律和学的规律,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教会学生健康与安全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体能锻炼的方法。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会”知识技能,还要指导学生“会学”。
如何在课堂中落实“教会”呢?首先,要从单元知识体系的整体构建入手,从技术的结构关联、育人要素、学练方法、运用场景等多方面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重点关注核心内容和关键问题;其次,选用恰当、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将知识技术转变为符合学生认知能力的学习内容,如运用口诀、图示、视频等;再次,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准确把握学生的优势和不足,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享受获得成功的乐趣;最后,创设多样、复杂的应用情境,通过挑战性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通过小组学习、合作探究,将集体学练、小组学练与个人学练有机结合,需实现良好行为和品格的塑造。
勤练——激趣,参与
“勤练”是学生掌握技能的途径,更是所学技能进一步熟练并不断内化的过程,起到巩固的作用,有助于将技术动作更好地运用于“常赛”中。
如何在课堂中落实“勤练”呢?在课堂中勤练要有度,对“度”的把握可从数量、质量方面来理解。以学生的兴趣为抓手,强化课外练习,提高练习效率。从数量上看,要求练得多,包括次数、频率、时间的保证,要养成每天锻炼的习惯。从体育课、大课间、课外活动、家庭体育锻炼,以达到每天锻炼一小时。从质量上看,要进行合理的分组。要调动全体学生的参与性、积极性,营造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不应置少数学生而不顾。要求练得好,动作准确,强度到位,增强体质,锤炼意志。
常赛——竞技,联动
“常赛”是学生技能运用的平台,让比赛成为常态。比赛具有激励作用,学生为了能在比赛中表现出色,便会产生强大的内驱力。
如何在课堂中落实“常赛”呢?首先,坚持“课课赛”,每节课在练习过程后开展5-8分钟的教学比赛,既升华了教学内容,也能调动学生的参与度和运动量,提升体育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其次,可以增设“新规则”,例如在篮球教学比赛中,将固定高度的篮筐变为移动高度的篮筐,增加团结协助和趣味性;乒乓球教学比赛中比赛以颠球时间最长不掉地增加得分方式,除了固定秒数得分外,挑战一个10秒也可以得分;最后,可以设置项目积分赛,将单元中的技术动作串联起来作为比赛项目,以完成所有任务的质量决定胜负,第一名登上“运动榜”。
目前的教材知识体系,呈螺旋上升式,作为一线的体育教师,我们应该把握内涵,让“教会、勤练、常赛”成为常态。促使学生学会技术、加强练习、体验比赛,最终从体育中获得成就感、满足感。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做到统揽每个学段的教材,把握全局,如同下棋,将全盘尽收眼底,才能落好每个“子”。我坚持“育人者先育己”。只有自己活明白了,才能更好地去教育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