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真是一个非常细致的工作,但又是非常值得去做。真心不想过这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生活,也真心不想一直过作为钱的奴隶的生活,也不想就这么一直沿用父辈的财富观来指导我的生活。所以学习理财,管理好自己的财富人生。理财、理生活、理人生。
我学习的态度非常好,却差点被三根棍子打晕:
你能说清楚自己坐拥多少资产吗?
你能说清楚自己背负多少外债吗?
你能说清楚自己上个月总共消费了多少钱吗?
我是真不知道,也从没想过,但还想着我要是有钱就好了。理财,先从理自己的资产开始吧。说到资产,最初我会偷偷一笑。别逗了,哪有什么资产,不过是每天司空见惯的那些东西:房子,月光……然后想出来有什么资产了。在我以往的观念里,我认为只有房子属于资产。
没知识真可怕,资产一下被自己少算了几个亿。首先普及下何为资产,提到资产就不得不说负债,干脆,两个一块说。这里用个例子来说明:
老王银行卡里有5000元,这是属于资产,没毛病。如果这些钱全是借的,那么就属于负债,这也对。可问题来了,如果老王借了5000元买电脑,那么,这台电脑属于资产还是负债?如果属于资产,那么买电脑的钱是借的。如果属于负债,那么这个使用权属于老王的。这个情况下,那到底属于资产还是负债?说是负债,这台电脑属于老王本人,朋友拿不走。说是资产,买电脑的钱是借来的。
如果还有个情况:老王花了5000买了台电脑,其中2000是他自己的钱,3000是借的,这种情况下那这台电脑到底属于资产还是负债?是不是有些傻傻分不清。
我以前也是如此,就是因为把资产和负债看成了对立面。实际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样一来,是不是就非常好理解。
回到老王的例子。最后一种情况就是:
老王的资产(5000/笔记本电脑)=3000(『借的』负债)+2000(『自己的』所有者权益)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是一个恒等式,不管一个人负债累累,还是腰缠万贯都适用。
这个公式在公司的各大财务报表中也会出现。大家如果投资股票,需要给股票背后的公司估值,那就需要看它的财务报表,到时也会看到这个报表。
现在总结下:资产,就是你拥有的能卖钱、能投资或者能自用的东西。能卖钱、能投资、能自用这三者满足其中一个条件就可以了。
能卖钱:很简单,比如,你有一辆二手自行车,你准备卖给老王,这辆自行车就是你的资产。
能投资:指的是未来能带来收益的东西。比如你手里的股票、基金或者投资型房产等等。
能自用:指的是你既不卖钱,又不投资,但是能留着自己用的东西。比如正在使用的手机、电脑甚至连个梳子都是属于你的资产。
突然间感觉自己的资产多了起来。理财,避开了误区,绕过了陷阱,还要盘点自己的资产。
资产负债表:清点家底。
收支表:记录收入和支出。
刚一看到“表”这个字,就开始自动化思维的头大了。又想到家里,上到房子,下到一张椅子,太琐碎,又开始头大。看了下班班发来设计的表哥,非常简单易懂。我计划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一点点的完成,每天花费10分钟来登记,定好闹钟,一秒钟不多干!
刚才解释了资产,现在开始讲解负债。说白了就是欠别人的钱。
比如,老王刷了信用卡,就是欠银行的钱;老王用花呗支付没还就是欠了支付宝的钱;老王借了丈母娘的钱没还,就是欠了丈母娘的钱。不管欠了谁的钱,所有欠的钱,都是老王的负债。
最后还有个所有者权益。其实就是总资产减去总负债。也就是在我们的资产中,有多少真正属于自己的。
在这里用文字表述,看上去非常简单,可实际应用到生活中,一想到,这又刷的信用卡,又用了花呗,还用了借呗,还有借朋友的钱,这样整理下来真是要晕菜的。贴心的班班也准备好了资产负债表。开始整理肯定像一团乱麻,不知从何处理起,只要找到一个点,顺藤摸瓜的整理,账目表也会越来越清晰。我也打算,理财,先把自家的资产负债表整理出来。让家里的财务清清爽爽。忽然想到,这不是在逼着脑公藏私房钱嘛。
整理好后,每个月找出一天进行一次清点。这天最好日期固定,以便周期性的轮流下去。
然后再配合一个收支表。我也是才开始用起来,收支表或者说记账表之类的APP网上灰常多。我也是学习理财后才开始正儿八经的记起来。主要是想看看家里月光,这财都去哪里喝茶了。还有就是调整自己的消费思维:必须、需要和想要。尽量让家庭消费控制在必须和需要之间。
收支表的核心作用就是帮助我们记录收入和支出情况,也就是我们运用自己的资产,赚了多少、花了多少。建议每天晚上整理一次,月底最后一天做一次汇总总结。我现在才开始记录,都是随手记,养成了随手记的习惯也就不觉得麻烦,有时一分钟不到就记录好了。
理财,我已经走在路上啦,今天学到了整理自己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还有打算把资产负债表用起来,收支表做好记录。加油,充实的每一天。理财路上,愿与君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