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LP是一门模仿的学问。可惜的是,绝大部分人心中的模仿只是重复别人的外形,而NLP强调模仿的却是卓越人物的内涵、深层意义及思维模式。
接下来我将深入学习和研究语言学和心理学的结合,相信那会是一片有趣的天地!每个国家的文化对其国人的思想及语言模式有很大的影响。人的思维产生情绪,情绪成为行为的动力,怎样的情绪决定怎样的行为,是潜意识的“思维”决定的,并成为一个人经常重复的行为模式。也是我们熟称的“性格”。
思维的运作是属于语言文字的。如何运用语言文字将会形成一个人的语言结构,不同的结构产生不同的人生效果。
婴儿出生的时候没有语言文字的思维,成长过程中,经由感官系统,婴儿开始看到、听到、摸到、尝到、嗅到这个世界。
这个过程,原来没用语言文字的参与。身边的大人开始引导小孩聚焦于某些事物,同时教导小孩各种事物的名称、规则、道理等。所以,从一开始我们对世界有语言文字的认识就是有选择性的。身边大人为我们做了选择,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这样,我们形成了第一个过滤器“删减”。
以后我们会按照成长过程中的习惯继续删减。大人认为,事情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何为好、坏、美、丑、强、弱......变成了第二个过滤器“扭曲”。
身边的大人为了效率和节省时间,也会用大量的概括性,这就形成了孩子初步的信念价值观。同时,也无意识地沿用了大人的习惯模式,对真实的世界有所过滤,而非客观性的认知。我们的大脑中所认识的世界只是我们过滤后所绘的地图,而不是真实的疆域。每一个人大脑中的地图都不一样。
大脑的语言结构并不是真实存在的,而是与画面、声音、感觉结合。
当事人做心理治疗的时候,其困境往往会呈现于其语言模式,心理治疗师引导当事人运用不同的语言文字形容同样的场景,往往会改变当事人对这个情景的信念价值观和情绪。
例如: 当事人:“他很不尊重我!” 治疗师:“你的意思是他没有用你想要的方式对待你,是吗?他知道你想他如何对待你吗?”
情绪改变,当事人的行为模式也会随之改变。心理治疗的目的,原就是行为改变带来不同的人生效果。许多辅导没有达到效果往往是把焦点放在当事人的意识思维上,却忽略了潜意识里的信念价值观。先建立亲和感,然后用先跟后代、因势利导的方式,引导当事人转化其语言模式,其实就是在潜意识层面做工作的方法之一。
将无意识的语言文字模式提升到自我意识、自我觉察的层面,是许多研究“自我修行”的群体都在研究、都在强调的领域。重要的是,觉察并意识到“问题”所在,又如何转化呢?转化的方法是什么?将是我们学习的重点!
心理学的核心任务在于理解极端复杂的人类行为。然而,人类复杂的行为背后不能否认它具有特定的结构。我们通过人类的感知、学习、语言行为和运动能力,了解人类行为的规则。如何分清规则下的行为和主观的行为?
语言:句子是有结构的,但结构也可因词的顺序而改变。 之后我们将深入探讨转换语法,探索人类复杂行为。 行为:人类的行为中有无数种行动,但这些行动的结构种类却相当有限,也有特定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