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育人是最近教育界喊得最响的四个字,也是每次培训中专家要讲的话题。我以前一直认为学科育人就是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育人元素,在实际教学中把《语文课程标准》中所说的“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落到实处,注重教材中人文性的渗透。可是昨晚的一篇文章彻底纠正了我的错误认识。那就是武凤霞老师的《语文学科育人价值的实现路径》。
文章中引用了叶澜先生的理解:关于学科的育人价值,叶澜先生很久以前就有 了明确界定:“育人价值指向学生个体精神发展的全部——包括头脑中的知识结构层级,思维方式与思维 品质,符号理解、互换与整合、综合运用的能力;对未 知领域的好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创造能力;对事物认识的穿透力和时空贯穿感;对他人的善解、合 作与处理矛盾和冲突的能力;对自然世界的感受、理 解、理性相处与和谐共生的自觉意识和能力;对人生 中各种美之感受和欣赏,乃至创造愉悦与美的能力;最终归结到对自我个性与人格、发展理想与信心、策 划与在现实中践行的生命自觉意识与能力。”什么叫个体精神的发展呢?武老师又用了具体案例进一步解释。人教版四年级《中彩那天》这 篇文章的教学设计的两种设 计思路:设计一:在“研读课文,释疑解惑”环节,围绕 “‘还与不还’的道德难题”展开,设计了四个问题:(1)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是什么?(2)父亲面临“道 德难题”时的表现怎样?读课文,画出相关句子。(3) 父亲是怎么解决这个“道德难题”的?(4)你觉得父 亲这样做值吗?教学中,学生一致赞成父亲的做法还从文章中论证自己的结论,就是母亲那句“一个人 只要活得有骨气,就等于有一大笔财富”。设计二 :在学生理解了“还与不还”的道德难题 之后,提出这样的问题 :“父亲想过要留下这辆中奖得来的奔驰轿车吗?再读读课文,看看父亲有多少 ‘留车’的理由,从文中找出有关词语和句子体会。” 在此基础上,又带领学生深入思考“父亲抉择‘难’ 在哪里?对父亲的哪些描写让你感觉到了他抉择之 ‘难’?” 两种教学设计,有着同样的教学目的——帮助学生通过学习体会父亲在道德难题之前,坚守住了一个 高贵的灵魂,展现出高贵的品格,并在体会中受到启发,得到陶冶,促进精神的成长。但是,因为教学设计不同,学生在学习中收到了不同的学习结果。设计一的教学中,学生体悟到的诚信更多是口号和标签,因为“诚信”主题的表达在文章开头和结尾都有相应语句,是不需要学生分析判断的显性存在。所以,学生说的是作者的话、作者的想法和感受,而不是自己的。设计二的教学侧重于在字里行间去感受、去体验,触摸到父亲作为普通人在选择面前的犹豫、彷徨、焦躁和决定,在这样的触摸中,父亲的形象不是高大伟岸、触手难及,而是亲切真实,如在身边。设计一让学生知道了诚信的概念,设计二让学生生发了真实的情感,明白了“真正的道德是无人知晓 的自觉”,教学设计的优劣带给学生成长的帮助在这 两种设计中得到了十分明确的体现。(摘自《人民教育》)
当读到以上文字时,我才真正明白什么是学科育人,怎样让学科育人落到实处。教学设计一就是平时我在教学中经常用到的,还自认为是在进行学科育人,其实只是在教教材,让学生知道而已。如何才能做到,怎样去做,学生没有亲身的感悟和体验,不可能学会。工具性与人文性看似达到了结合,实则是走了一个形式。教学设计二,才是真正的学科育人,让学生的精神在体验中得到了成长。
要让学科育人真正落地,不仅要找准教材的教学点,还要能设计出能带领学生深刻体验的问题,让学生在体验中真正得到精神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