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背景:小李向陈经理介绍企业培训业务,陈经理所在公司有拓展训练需求。对话如下:
陈经理:我们这次有十个领导要去外边拓展训练,时间是两天一夜。其中,拓展训练可安排一天半,另外半天可安排旅游。
小李:咱们领导多大岁数了?
陈经理:都是在45-50岁之间。这次给我们配什么样子的教练?
小李:陈经理,这次我们配一个年轻活跃的教练,不到30岁,能带着大家一起放松。
陈经理:我们领导岁数偏大一点。你们教练这么年轻,水平高吗?能培训好我们领导吗?
小李:您放心。我们的教练水平很高,在培训上绝对没问题。
陈经理:哦…那这次配几个教练呢?
小李:一个就够了!您尽管放心。一个教练就能带着大家做好拓展,服务好领导。
陈经理听后陷入了沉思。
2
以上是一个见客户的片段。其中有两个问题,一个是陈经理问是什么样的教练,另一个是配几个教练。如果仔细琢磨,小李回答的似乎都没有让客户满意。为什么这么说呢?还是原来的背景,咱们来换一种方式进行对话。
陈经理:这次给我们配什么样的教练?
小李:陈经理,您看咱们这次对教练有什么要求吗?我们有年轻活跃的教练,我们还有资历深阅历多的教练,我们甚至还有外语水平高的教练。咱们这次对教练是什么要求?
陈经理:我们希望用水平高的教练。
小李:没问题,我记下了。
陈经理:这次配几个教练啊?
小李:一般情况下,人数少1-2个教练就可能满足拓展培训需求。如果咱们有特殊需求,我们可以安排多个教练一起参加来满足客户要求。咱们这次是什么考虑?
陈经理:我觉得需要2-3个教练,除了培训,教练越多,安全保障力度也越大。
小李:陈经理,您考虑的很对。我们这次安排3个教练。
陈经理:好的。
3
可以发现,两次对话是完全不同的。
第二次对话,更注重客户感受,更关心客户需求。只有了解客户真实需求,才能知道客户问题背后的意思。也就是说,不妨多问问客户的需求。“这次咱们有什么需求吗?”“这次是怎么考虑的?”“这次对我们的教练有啥要求吗?”
直接去回答客户的问题,不一定能够抓住客户的痛点。了解需求后,再去回答和解释问题,往往就能抓住客户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