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留恋的地方并不多。
在《老友记》的世界里,8百万人口的大都市纽约也没有显得有多么大,不过是莫妮卡的公寓、中央珀克咖啡馆、不时出镜的乔伊的公寓以及他们一起去过的陶瓷谷仓。而2018年《自然人类行为》杂志的研究指出,好友间固定的聚会场所并不多,这不仅仅是情景喜剧的桥段——也是我们生活的真实写照。
这并不代表我们相聚的地点永远不会改变:准确地说,这些地点的数量基本不变。一队数学家上述研究中解释了这一结论:即使你所处的环境中新开了几家你和你的朋友们想去一探究竟的酒吧和饭店,在任意时间段内,你也只能有25个常去地点。
也就是说,倘若你喜欢上了一家新开的火锅店,不论你是否有意,这一新的喜好地点都会取代你之前的一个喜好。研究人员发现的这种模式对人们假期旅游的景点也同样有效——研究人员称这是由人的惰性和好奇心导致的。
“我们的研究表明,虽然这些地方可能会随着我们的需求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但它们的数量不会变,”论文合著者、伦敦大学研究员亚历山大勒塔博士解释道。“当一个地方成为了‘最喜欢的地点’时,另一个地方就被抛弃了——这个结果并不取决于我们如何定义‘最喜欢的地点’。”
亚历山大勒塔和她的团队将1000名大学生和40000名参加哥本哈根网络研究纵向实验的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他们频繁访问地点的记录。研究人员分析了参与者在过去两年中经常去的地方,发现平均每个人会去25个地方。这些“最喜欢的地点”在20周内,至少被访问两次,平均每周超过10分钟。
这些地点是:办公室,他们最喜欢的酒吧,公共汽车站和地铁站——任何能让人们觉得有存在感的地方。亚历山大勒塔说他们的发现与进化人类学家罗宾·邓巴在20世纪90年代的研究一致。他提出,人类能够维持的人际关系的最大数量是150人,而且认为这种约束源于人类认知的局限性。
亚历山大勒塔认为她观察到的现象也有类似的认知基础。因为她的团队还发现文化、年龄和性别也存在类似的现象,她说,“这一限制深深植根于人性。“更好地理解个体的日常活动和移动模式,可以成为研究人员大规模研究人类运动的工具——那些试图预测迁移、预测流行病和设计交通系统的人。”
“流动性是人类生活的一个关键方面,我们在这方面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亚历山大勒塔说。“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每个人在巩固已知地点和探索新地区之间都存在着一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