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用怎样的方式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很多人接纳自己都是从接纳糟糕的那部分开始的。只是这样的方式很难让人践行,如果靠这些理论或是道理就能使人转变,反思、纠正,甚至痛改前非,那么就不会不断地出现质疑声了。
总是很多人会把这类文章看完,然后去评论区喷一句“大道理谁不会讲”,这说明人们都知道自己需要改变,只是改起来实在太难。
如果所有人讲的道理都是如出一辙,看到开头就想到结尾,那么人们看完后依然不知道怎么做才是对的。
难度系数大到会令人想要制造新的问题。比如你发现自己因为睡懒觉导致上班迟到,因为懒得打扫房间所以把自己的居住环境搞得又脏又乱。
你迫切想要改掉懒惰的毛病,你接受不了自己的懒惰,也不允许别人对你的懒惰进行评论,尽管你知道别人是为了你好,毕竟你在怎样的环境中生活与他人关系并不大。
可是从无法接受、不愿承认自己的缺点(大部分是被暴露在别人面前,并且被人指出来过)到接纳自己的缺点,接纳自己真实的样子,这个过程究竟有多漫长、多痛苦?又有几个人能真正做到?做到需要多久?逼迫、勉强自己去做一件“一直以来都做不到”的事情,这并非是刷个文章,看本书就能做到的。
除非这整个过程都完成得很顺利,否则当你尝试改变,却发现自己依旧做不到的时候,你只会比你没发现自己缺点的时候更加痛苦,这种痛苦来自于你无法让自己听之任之,无法让自己听从自己的摆布。
被引发出的新问题就是自责、自我惩罚、自暴自弃、拖延、继续懒惰。
比如答应自己却做不到,你会使自己陷在自责里,不停地反问自己“怎么这点事都做不好?”
这种感觉大概是最常见的,虽然在尊严、面子面前,大家都矢口否认过自己的一些问题,但不代表你内心也真的认为自己很完美,从不出错,只是碍于面子不能向别人承认自己的问题而已。
除了接纳不完美的自己之外,你还需要做点什么
我们在外人面前拼命掩饰自己的不足,而面对现实生活中的自己,却常常会过度自责,认为自己不论怎么做,生活都很糟糕,这其实是在放大我们自身的缺点。
而掩饰自己的不足正是为了向别人证明自己是优秀的。这个证明其实也是希望从他人口中得到一点认同,用这份认同来填补自己内心的自责及内疚。对自己不自信,对自己做的事也不自信,一个人只有在不信任自己的情况下,才会处处想要外界来认同自己。
很多人都活成了这个样子,像一个社会范本,所以接纳不完美的自己,成了最近几年的热门话题,人们开始试着想办法接纳自己的不足。然而接纳的过程却使很多人更加痛苦,因为这些不足、恶习早已形成了习惯,怎么接纳?按照什么顺序来接纳?接纳的过程中造成了新的问题该怎么办?
快乐总是短暂的,悲伤、痛苦的记忆却总是会占据我们的脑容量。这是因为我们对快乐太过渴望,总觉得快乐的时光还没开始就消逝了。
认为自己不够好的那部分记忆会被永久存档,总是会时不时就跑出来招惹我们。
既然快乐和痛苦注定会并存,那为什么在接纳不足的同时,也挖掘一下自己的优势呢?人们面对自己的时候常常很容易失落、失望,这就是人们害怕孤独的原因,自己不敢面对真实的自己,认为真实的自己很糟糕。
可是当你面对社会群体的时候,你的同事、朋友对你的认可就算是有些你包装的成分,我相信也不会完全是装出来的,总还是有点你自己的影子的,不是吗?
那么孤独的时刻,面对自己的时刻,能否把自己在他人、社会面前得到认可的那部分优势写在清单上呢?
也就是说改变自己可以透过不同的视角来看待问题,这个优先顺序你可以自己掌握,不是跟不够完美的自己较劲,否则很多时间都花在“想了很久却想不明白”或是“问题太多根本不知道从哪开始”上了,很多人改变的过程会更加怀疑自己,不信任自己,不相信自己能够改变,这岂不是火上浇油?
接纳自己的不足之前,请像他人一样试着认同自己
如果你已经感受到上面提到的自责、内疚的感受了,也没关系。从现在开始让快乐的记忆丰盈起来。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你把时间都花在自责上了,那么随之而来的感受就是对自己越来越失望。当你对自己失望的时候,潜意识会使你渐渐看轻自己,这样的糟糕之处在于你会开始忽略自己的优势。
自我价值感更多的时候是在社会、群体的产物,所以才使得人们处处希望自己被认同。但是被自己认同却尤其艰难,似乎成了无法完成的任务,不然为何大家都不喜欢独处呢?为何面对孤独的深夜只有靠游戏、聊天、刷剧、约会才能得以排遣呢?
孤独就意味着你需要和自己相处,当自己都不认同自己的时候,人们就会下意识地去做出一些逃避孤独的举动,而非选择在这个时刻采取一些行动彻底拯救自己。
如果你的脑子里都是悠长的痛苦,那么你可能会一直拖延独处的行为,拖到自己根本意识不到你还需要跟自己相处。
跟自己交个朋友吧,把你和同事、朋友之前相处的琐事都列出来,跟自己分享一下,可以是列表,也可以是日记,不拘泥于某种形式,但一定要跟自己产生对话。
在这个过程中,落实在纸上的你是“我”,而此时跟这个“我”交谈的人便是“我”的朋友,接下来看着日记上的一字一句,可以想象你和你的朋友在对话,这一刻你会变得客观,你会更清楚地看到“真正的你”身上的优缺点,你可以像一个心灵导师一样对自己的角色认真地分析,像个朋友一样。
当你看待自己的视角从自我转化成朋友(旁观者或者观察者)的时候,你也许会对自己放下成见,宽容自己、善待自己、不强迫自己也从这一刻开始。
改变虽说很难,但并不一定非要让自己经历多重磨难,有时候放过自己,可能会让前路走得更加顺畅。
在你常常跟缺点较真的日子里,就没想想怎么让擅长的能力更精进,如果把自责的时间用来深耕自己的潜能和创造力,是不是更容易接纳自己呢?
也许你还无法向优秀者一样去享受独处,但至少你可以在独处的时间学会倾听自己的声音,和自己对话,把自己当作朋友,只要你愿意。
小结:
● 接纳自己也需要一些技巧,需要灵活应变,不要在“怎么接纳自己”的怪圈里打转。
● 也许真诚地自责可以使一个人快速改变,但这不是最保守的方法,并不适合所有人,别让自己在自责中消沉下去。
● 积极应对的方式是去看待另一面:你的优势,你的长处,让擅长的东西更擅长。
● 快乐的记忆可以变得更长,就看你有没有认真对它,有没有不理它。
● 跟自己的短处较真,不只是浪费时间,更是对自身优势、优点的忽视。
● 把自己当作朋友、旁观者一样去善待,去倾听,像别人认同你一样去认同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