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大家笑话,我发现进入大学之后,我越来越不像我了,感觉自己将要变成我最讨厌的那些人了,善妒,喜欢攀比等等,我越来越不是自己了,高中时期的那个明媚如春,爱笑的我去了哪里?
都说环境改造人,但是我们为何不能去适应环境,鸡蛋丢入热水中会被煮熟,而咖啡倒入热水中,却能变一锅热水为煮咖啡,味道馨香醇美,何乐而不为?大学就好像是一个小社会,一锅滚烫活力的热水,既然不能改变,就做一个咖啡一样的孩子,去适应它,适应大学里的种种,变一锅滚烫的热水为一锅馨香醇美的煮咖啡。
既然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考上一所还不错的大学,大家都不是笨人,换种说法,在一些同龄人中,自然有一种佼佼者的感觉。在高中,优秀的我们通常是被家长、被老师所疼爱的对象,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而进入大学以后,周围都是和你一样的“佼佼者”,谈什么自豪感,谈什么老师的关注,一周导员都见不到几面,一种落差感自然而然向你袭来,巨大的落差感可能会使我们无所适从,没有老师会再迁就你,因为这是大学,要学会自己学习,自己帮自己,自己把自己变的优秀。
慢慢适应落差感之后,还有一个“拦路虎”在向我们扑来。如果不是特别开朗外向的孩子,进入大学之后就会有一种孤单寂寞冷的感觉,说出来,不怕大家笑话,我时常会有这种感觉,对于朋友,总有一种患得患失的恐慌,但是我并不否认“每一段友谊都是自私的”。对于这种患得患失,我自己也认真地找了找原因。那就是另一个“拦路虎”——朋友。在高中的时候,一群学生,每天朝夕相处,为了高考,除却星期及节假日,一年365天,那么长时间都在一起,而在每一天中,除却睡觉,吃饭等,其它时间都在一起学习,有些时候,一个班有一百几号人,一百人中总会有愿意陪你疯,陪你闹的人,大家志同道合,每天朝夕相处,从最不熟悉的人变为最熟悉的人,哪里来的孤独感,哪里会没有朋友(除非你特别令人讨厌),什么患得患失的恐慌感,一切不会存在。
而进入大学后,像我这种不是很外向活泼的孩子,与人交往没有那么主动,自己生活的圈子自然就变小了,认识的人也变少了,知心朋友没几个,真要算起来,也只有自己宿舍的几个好朋友,除了一天的几节课,平时和同学们都没什么交集,不瞒大家说,在高中时一百来号人,我一个星期就都认熟了,而现在在大学,一学期都过去了,班上还有很多同学我都不认识,只听过名字,现在说起来,真真有些可笑。但也正因这样,当我几个比较熟悉的朋友和其他的人走的比较近的话,一种患得患失的感觉便会从心底生出,正因为认识的人少,知心朋友少,才会有这种感觉。其实像我一样的孩子,我们应该多结识一些人,认识的同学多了,就不怕没有朋友,我自己也决定了,慢慢地多认识一些人,让自己的性格慢慢变得活泼起来,大学本来就是一个人际圈,锻练的就是人际交往能力,微笑面对,用自己的真诚待人,不怕没朋友,我不要自己变得无所适从,从而伤害了那些真心待我的人,我也不想我的朋友与我相处有压力,只要做自己,以诚相待。
在大学,还有一种现象日益盛行——攀比。大学是一个小社会,来自各地不同的人在这里相聚,无所谓穷人家的孩子,无所谓富人家的孩子。话是这样说,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一种比较的心理便在偷偷作祟,青春期的孩子,都拥有一颗爱美,吸引异性的心,在这种心理的影响下,她或他们会通过比较,和那些被注意的人比较,从而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希望捕捉到别人的目光。毫不犹豫地说,我自己身上也沾染了这种坏习惯,做一件事的时候,如果自己做的比较好,总会嘚瑟嘚瑟,暗暗地去比较,说实话,这样很累,为了攀比,买昂贵的衣服,鞋子,这完全是不正之风,慢慢地,不仅自己生活得很累,我也越讨厌这样的自己。现在想来,一切的攀比不过是浮云,一颗堂堂正正,善良真诚的心,努力地做自己就好,凡事做到自己满意就可以了,为何要和别人比,很喜欢电视剧《微笑百事达》中何群的一句话“我只和我自己比”,对,我只和我自己比。
大学的确可以改变一个人很多,但只希望自己在这个小社会里仍然可以明媚如春,坚守自我。虽然现在的我被这些憔悴假装所沾染了,但是我相信我可以找回当初的那个我,那个明媚如春,只踏踏实实做自己的我。
很庆幸我可以发现自己的这样坏毛病,还没被其渗人骨髓,我愿从现在开始改变,只为当初那个笑如春风的女孩。还记得当时你在别人眼中的样子吗,每天无忧无虑,笑容满面,还记得那个被同学请教为什么没有烦恼的你吗,还记得你当时的答案吗?记得,一切都记得,我愿找回当时的那个你,我便是你,你亦是我,我们一起携手,找回那个在大学迷路的你。
你愿意吗?和我一起做一个如咖啡一般的孩子,去适应大学这个小社会,让自己的大学生活变得馨香醇美,回味无穷,而不是被它所改变,你愿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