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矢志奋斗的梦想。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战斗堡垒,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其作用发挥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效果。基层干部要通过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解决好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的人、治、物、效问题,进一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有效整合各方力量,真正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动能。
紧盯“人”这个关键,在干部队伍建设上出实招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有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一是抓好“关键少数”,发挥头雁效应。办好事,关键在党组织领导班子和带头人。要加强教育培训,围绕“五星”支部创建等内容,组织村党组织书记定期“加油”“充电”,切实提升干事能力和水平。要坚持先进带后进,按照对党忠诚、服务群众、务实担当、作风民主、公道正派、廉洁自律六个方面的标准,挂牌一批“六好”村支书工作室,选树一批“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名师”,在农村实施导师帮带制,分类分批帮带新任职和软弱涣散村党组织书记,全面提升农村“头雁”队伍整体素质。二是抓好班子建设,发挥协同效应。班子不团结,就会出现思想上分心、工作上离心、办事上偏心。落实谈心谈话制度,党支部委员之间经常开展谈心谈话,及时交流思想、交换意见。坚持民主集中制,实行集体领导,重要问题班子集体研究决定,讨论决定问题时,必须充分发扬民主,坚持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加强日常教育,引导班子成员目标一致、团结协作,做到补台不拆台,帮忙不添乱。三是抓好党员管理,发挥模范效应。严格组织生活,认真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等制度,提升全体党员的凝聚力。大力开展“立足岗位作贡献”、党员示范岗设置等,不断增强党员党性观念和服务意识。强化党员发展质效,注重从回乡大学毕业生、复员退伍军人、致富能手以及外出务工返乡青年中发展党员,不断优化党员结构。
抓实“治”这个措施,努力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使每个社会细胞都健康活跃,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将和谐稳定创建在基层”。基层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基层治理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石。只有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进一步健全和落实基层治理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才能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现代治理新格局。一是围绕规范化建设,落实各项工作制度。坚持重大事项执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以开展主题教育“建言献策”为契机,广泛听取党员群众意见建议,做到群议群策、科学决策。二是围绕精细化管理,深化党员示范服务机制。进一步做实“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建好党小组,形成以党建为引领、支部为堡垒、党员为骨干的治理格局。三是围绕精准化提升,抓好软弱涣散整顿。软弱涣散是一个动态,不是一治包百病,因此必须坚持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常态化排查、动态化清零,这一次主题教育工作要求各党组织进行检视整改,我们首先就要以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为重点,查找问题,跟进解决问题,实现基层党组织由乱到治、晋位升级。
夯实“物”这个基础,保障基层硬件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这既突出了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也凸显了党支部在加强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中的根基作用,体现了新时代支部工作规律性认识的升华。要践行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坚持钱往基层投、人往基层走、资源向基层倾斜,全力保障基层党建任务有效落实。一是全面推进阵地提升。建立健全村级集体经济运行、监管和发展机制,加强扶持发展项目统筹谋划,切实提升村级组织发展集体经济的内生动力和自强能力。二是持续落实激励保障。出台完善村干部管理文件,根据新时期新要求调整村级干部的管理办法,其主要目的就是要充分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