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学太极拳也有一两个年头了,从单位里面学的二十四式开始,就狠狠的爱上这个运动。最早的时候单位的体育老师教,并不关心基本功,因为老师们总是逃课,一个学期下来,真正坚持学完的只有我一个,比例是大概二十分之一。所以老师教的时候只是学了比划,从一个动作到另一个动作,你做到了就OK,至于为什么,人家懒得讲,反正这节课你听完了下节课还不知道你来不来。就这样二十四式马马虎虎的学下来,我以前在大学里学过一次,因为那时候二十四式是体育课的一门选修。所以我知道一点,大家忙着比划的时候我在偷偷看老师比划的过程,我发现他有很多细小的动作过渡没有讲清楚,于是就开始模仿他那些小动作,有时候会去问他,那个老师很酷,不怎么跟我说,我就不问了,开始自学。网络上这样的教学视频很多,我参加了慕课,再学了一遍。发现其实太极拳最基础的是前面的基本功,包括了桩功、步法,二十四式中每一式都有实战的用途。如此又是几个月,很多动作从不会到会,从不懂到懂,从觉得二十四式很LOW到知道是自己没有学到家,越深入越感觉自己的浅薄。今年开始跟着武当王鹏杰老师学武当太极28式。我得感谢王老师,他教学中很注重基本功,我们每次练习,套路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前面大量的时间都在练习基本功,而且和其他师父不同,他非常在意细节的把握,每一个动作怎么分解,每个动作如何衔接他都会一点一点抠,这对于初学者不仅仅是学动作,更是学习一种文化。
今天晚上上完课,把宝贝们哄睡了,静下来特别想总结一下自己的学习心得,这是不知天高地厚,恬不知耻,班门弄斧的表现,希望大家原谅,如果有说的不对的地方,欢迎大家投板砖,然后为我指点迷津,多谢多谢。
高深的动作要领我不会解释,反正就是中正安舒啊,虚领顶劲,和缓圆柔啊,四两拨千斤等等。我讲讲我的几个体会:
第一,有左就有右。你仔细观察,每一个动作一定是左边做一组,然后右边又来一组,只不过会有一点变化。独立的动作很少,像白鹤亮翅,手挥琵琶这样的动作其实不是很多的,所以你左边抱了一个球,下一个动作就想着怎样右边也抱一个,你左边一个野马分鬃,就要想着右边的野马分鬃是什么样子。
第二,有开就有合。《三国演义》上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其实太极也是如此,分完就是合,合完就是分,有个动作过不去了,你就想一想刚才是分的动作还是合的动作?如果刚才是分的,那么一定有一个合的动作过渡到下一个分的动作。什么是合?我想人家正经教太极拳的应该没有这样的说法,我是自己想的:所谓的分就是双手或两腿向外打开,合就是靠拢,相交,这样一想就明白了。
第三,有攻必有防。反过来也是一样,白鹤亮翅是我最喜欢的动作,它可以做到犹如舞姿,全身张弛有度,气魄非凡,你仔细看,左手从身前划过,在腰间按掌,是将来者踢来的腿拨开,右手从一侧砍下,所以,攻防的动作一气呵成。太极和咏春不同,咏春要求快,它的攻即是防,防即是攻,而太极是一下一下分开的,但是虽然有次第,却是连贯的。有时候要想着实战的意义才能理解这劲道怎么用。
第四,大道至简,顺其自然。老师批评我说总是找感觉。他批评的很对,我觉得练太极一定要自己舒服,所以我总是要去找让自己舒服的方式去做,比如这里比划不过去了,我自己就会去生造一个动作过渡过去,我觉得这个动作很美,我就会搞一个亮相。这是纯粹的娱乐自己,很不严谨的态度,所以我努力去改。但是有时候感觉很重要。刚开始的时候我一直塌腰,有一次云手的时候,老师顶了一下我的腰,咦,你说奇不奇怪,感觉有屁股有一股热气起来,整个屁股热了。好吧,以后我一感觉自己的屁股凉了就知道又塌腰了。说得实在糙,可是确实是这样的感受。你做动作的时候自己的肌肉是松的还是紧的,你膝盖痛不痛,腿酸不酸,你的肩膀痛不痛?一切的不舒服是你做错了。那就要再深入仔细的观察老师的动作,不懂就问,直到你通体舒服,一团和气,那就对了。人家看着觉得好不好看这个跟颜值关系比较大,你就别强求了。
最后一个,就是静,我觉得不管是练基本功还是套路,不要为了动作而去做动作,你不要说话,心里把自己的那些东西倒空,然后仔细去看老师的动作,去体会这个路径,然后自己做,不要懊恼,就想着终点是这个,起点是那个,那么中间最容易去的路径在哪里?然后就做出来了,不对?一面观察老师和同学的动作,一面自己静下来去想。太极,我觉得是一个以静制动的活动,静极生动。我很少问,真的琢磨不过去了才问。我觉得这个挺好的。但也有不好就是有时候找感觉太过了,就偏离了,所以还是勤学苦练,无论会或者不会都要用心观察,有时候老师能做出来的,说不一定那么准确,要去揣摩。我会反复看视频,发现每个人打的同样的套路却不尽相同,老师不同时间拍的视频也有不同,所以,你要去体会这里面的不变的东西,而不是不断去追求动作上和谁谁一样。
好吧,现在很晚了,要睡觉了,感谢大家看完我写的东西。很浅薄,但是是我原创的。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也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批评指点。
晚安,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