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四十八章》中讲:“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什么意思呢?
首先说“为学日益”
说到“为学日益“首先要讲到这个“学”字。
学即学问。学问是靠知识、读书、经验,一点一滴慢慢累积起来的。
今天懂一点,明天再懂一点,后天又懂一点,多一分努力就多一分的收获,这就是做学问。
人为的学问是有为法,是有为之道,要慢慢累积增加起来,不是一步登天。
这就有点类似胡适所说的,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步有进一步的欢喜。
那么什么是“为道日损”呢?
就是说,学道与做学问相反,是要丢掉,“日损”就是一天丢一点,今天丢一点,明天再丢一点,什么都要放下丢掉。
意思是追求真理的人,就要逐渐减少自己的主观意识,思维见解等。
由于人的主观意识和思维见解都有分别性局限性,在寻求真理的路上会成为障碍。
而大自然真理是无分别性的,所以我们求真理要逐渐减少自己的主观意识,思维见解。
都说老子的《道德经》是入世法,主要讲人在世间生存的智慧,应该怎样作为。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讲,要想学识渊博,中西融汇,通贯古今,必然离不开读书。
勤于读书,知识便会日益增多。读书,读的不只是书本身,而是扩大格局,培养气质,丰富眼界。
读书越多,心胸越宽广;读书越多,格局越开阔。
在一个小镇上,有一位在古董店里打杂的伙计,十分热爱读书。
只上过几天私塾的他,对历朝历代的故事,以及古董店的每一个物件都了如指掌。
一日,掌柜有事外出,让伙计照看店铺。
来置办古董的人络绎不绝,他总是自信满满的说:“你们想听哪个物件的故事,我都能给你们讲解。”
轻车熟路的历史故事,让所有的顾客赞不绝口,甚至连同行都十分佩服。
后来人们才了解到,这个伙计因为家境贫寒,只读了几日学堂。
但为了丰富自己的知识,每天利用所有的闲暇时间想尽办法来读书,就连八十一章的《道德经》都背的滚瓜烂熟。
后来,他从一个打杂的伙计成为了古董店新一任的掌柜,生活越过越好。
读书,在短时间内也许看不出变化,但经过日积月累,会改变一个人的格局,言谈,以及整个人生轨迹。
古语云: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龙应台在《亲爱的安德烈》中深情款款的写到: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书,是人与人智慧交流的阶梯,读书万卷,人生自然不同。
格局大的人,会从书中品味生活的真谛,提升自我的价值;而读书,又会让人的格局不断开阔。
大哲学家捷诺说:“人的知识就像是一个圆圈,圆圈里面的是你已经知道的知识,圆圈外面代表的是你的未知。圆圈越大的人就越会发现自己的知识很不足。”
由此可见,成熟的麦穗总是低着头,读书越多的人越是谦逊,也更懂得反思自己。
《道德经·第三十三章》中讲:“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聪明的人,善于揣测别人;智慧的人,懂得反思自己。
人生起伏,福祸相依。只有懂得反思,提升自己,人生才会趋吉避凶,顺风顺水。
唐太宗在位时。有一日,与魏征发生争执,唐太宗拍案而起,挥袖离开。
魏征刚正不阿,拉着唐太宗,定要让他听完自己的谏言。
唐太宗不愿丢了自己“善于纳谏”的名声,只能忍气听完。
回到后宫,唐太宗怒气冲冲的向长孙皇后说道:“有朝一日,我定要杀了魏征。”
长孙皇后听到此话,立刻穿上正服向唐太宗行大礼,说道:“只有英明的君主,才会有刚正不阿的臣子,魏征如此谏言,说明皇上是真正的明君。”
唐太宗听完此言,豁然开朗,从此遇到任何事情,都会先自我反思。
《道德经·第六十四章》中讲:“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合抱的大树,生长于幼小的嫩芽;九层的高台,起始于积累起来的泥土;千里的远行,开始于脚下的第一步。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任何事情,着手行动,踏实去做,才会收获满满。
有一位农夫,看着邻里邻居的收成颇丰,很是着急。
为了能尽快改变现状,时时刻刻都在思考怎么耕种才能获得更多的收成。
很快,春天来了,大家都在忙着播种,只有农夫不动声色。
邻居问他:“麦子都种好了吗?”
农夫说:“没有种,我担心下雨会冲走麦子。”
邻居又问道:“那你种的是棉花吗?”
农夫回应道:“也没种棉花,我怕虫子把棉花吃掉”。
邻居惊讶的问:“那你到底种了什么?”
农夫有些失落的说道:“我什么都没种。”
就这样,秋收的时间到了,邻居们都收获满满,赚了大钱。
只有农夫的地里颗粒无收,只能靠借粮食度日。
行动是一切想法的开始,即便困难重重,也要冲破束缚,战胜磨难。
不要做言语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只有行动,才会离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近。
读书,让我们的大脑日益丰富,格局不断提高;
反思,让我们在“每日三省吾身”中不断纠错精进;
行动,让我们确实去实现心中的愿景,让美梦成真。
So,读书,反思,行动,是成就美好人生的三件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