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她说,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
她说,生在这世上,没有一样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
她说,孤独的人有他们自己的泥淖。
“若没有她,民国便是寂寞;已失去她,红尘再无传说,这样的女子,世间只有张爱玲。“民国世界的临水照花人”。
她的性格孤傲凉薄,高高瘦瘦,双手插腰,下巴颌高抬,斜睨着目站在那儿,有一种藐视的风情。
她才华横溢,被称为天才作家,3岁背诗,7岁开始写第一部小说,19岁成名。她的多部小说被奉为经典,世代相传。
然而超凡的才华并没有赋予她幸福的一生。
她童年不幸,受尽折磨;成人后情路坎坷,被汉奸始乱终弃;年老时孤苦无依;即便死去,也如此荒凉寂寞。
有人说“她写透了男欢女爱,却没有看透自己的爱情,她看透世间浮华,却没有看透自己的人生。”
就这样一个传奇的女子,生时绮丽绽放,死时寂寞凋零,让后人无不唏嘘感叹。
2.
张爱玲出身名门,家室显赫,但是她的童年并不快乐,可谓是尝尽世态炎凉,看透人情冷暖。
正如她而言,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虱子。
从小,父母感情不和睦。父亲花天酒地,吃喝嫖赌,生活极其奢靡。母亲无法忍受这样的丈夫,毅然离他而去。
父亲再娶,后母对张爱玲极度恶毒,对她除了谩骂便是殴打。有一次,张爱玲和后母发生冲突,后母骂她打她,反而诬告是张爱玲要打她。父亲不问青红皂白,对张爱玲一顿毒打。
“我觉得我的头偏到这一边,又偏到那一边,无数次,耳朵也震聋了。我坐在地下,躺在地下了,他还揪住我的头发一阵踢”。
遭遇毒打后的张爱玲,被软禁在一间空房里。父亲不许任何人和她见面、交谈。即便她得了严重的痢疾,父亲依然不闻不问,不给她请医生,不给她吃药,眼见病情一天天严重。
我父亲扬言说要用手枪打死我。被监禁在空房里,我生在里面的这座房屋,忽然变成生疏的了,像月光地下的,黑影中显出清白的粉墙,片面的,癫狂的。
父亲的狠毒让张爱玲的内心感到绝望“希望有个炸弹掉在我们家,就同他们死在一起我也愿意”自此,父爱在她的内心死亡。
3.
她逃离了父亲的牢笼,投奔了母亲的怀抱。但是噩运并没有因此摆脱。虽然张爱玲上学的费用,都是母亲供给的。但是,她的母亲也是一个极度自私冷漠的女人。
对张爱玲来说,母亲的距离是遥远的,有如陌生人一般疏离。两人之间很少有肌肤之亲,过马路时,手臂偶尔的碰触,张爱玲竟然有一种莫名的欢喜。
母亲对她言语刻薄,三番五次的对她说:“我真后悔为你花那么多钱。”
19岁那年,张爱玲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伦敦大学,因为战乱只能转去香港大学,但是母亲宁愿花钱去旅游,也不愿意把这钱省下来去承担张爱玲的学费。
但是张爱玲没有因此放弃,更加发奋图强,门门功课考第一,因此获得一位英国教授的赏识,私自给她800港币的奖学金。
然而,母亲竟把这笔奖金拿去打麻将,输得分文不剩后离开了香港。她与母亲的关系也随此走向了尽头。
“说好永远的,不知怎么就散了。你忽然醒悟,感情原来是这么脆弱的。经得起风雨,却经不起平凡;风雨同船,晴天便各自散了。”
父母都在否定她,冷落她,遗弃她。她的盖世奇才,与流光溢彩全都消失不见。
她成了心灵上的弃儿,感受不到父母的爱,家庭的温暖。成长中的痛苦就如刺一般深深扎根在她的骨髓里,就如罪恶的罂粟花,在她的血液里盛放。
生活里的混乱不堪,冷酷无情,让她逐渐变得孤傲薄凉。这些生活经历渗透在她的作品,她的情感世界里,改变着她一生的命运。
在她的作品里,我们看到了“苍凉”二字,在她的感情世界,我们更是看到了无限凄凉。
4.
张爱玲一生都在描写男欢女爱,似乎洞察一切,看透人性,但是却看不透自己的爱情。一生中遇到三段爱情,但是每一段情,都以悲剧收场。
23岁的张爱玲,情窦初开,遇见外表俊朗,知书达理,年长她14岁的胡兰成。倔强高傲的张爱玲,从此沦陷在爱情的深海里,跌落到卑微的尘埃里。
她不顾世俗的羁绊,怀抱着“现世安稳,岁月静好”的美好愿望跟胡兰成签订终生,结为夫妇。
可是,静好与安稳只是假象,胡兰成和她的父亲一样风流成性,与张爱玲结婚时,他已经有过三任妻子。
在跟张爱玲在一起短短半年时间,他就爱上了护士小周,接着又是同学的妹妹范秀美,又是佘爱珍,又是日本女人,颠沛流离中,一路与各种女人交欢。
为爱痴迷的张爱玲,依然舍不得放弃,依然担心他的安危,用自己辛苦赚来的稿费接济他。因为爱,所以张爱玲一再放低自己的底线,包容他的风流,包容他的残忍。
直到1947年11月某天,胡兰成悄悄来到上海张爱玲的住处,他不顾张爱玲的感受,喜孜孜地谈起新欢的百般好处,连衣服很干净,也成了小周的无上优点。
当夜,二人分室而居。第二天清晨,胡兰成走到张爱玲的床前,俯身吻她,她伸出双手紧抱着他,泪涕涟涟,哽咽中一句“兰成”就再也说不出话来。
这是两人最后一次见面。
几个月后,胡兰成收到张爱玲的诀别信:
“我已经不喜欢你了,你是早已经不喜欢我的了,这次的决心,是我经过一年半的长时间考虑的。你不要来寻我,即或写信来我亦是不看的了。”
和胡兰成三年的情感纠葛,耗尽了张爱玲半生的灵气和才华,她爱得如火如荼,如生如死,忘乎所以,失去自我。她爱得伤心、伤情、伤了灵性。
5.
26岁的她,内心已然千疮百孔。因为胡张之恋,她一下子沦为人人可戏的汉奸弃妇。有不良之徒在电车上趁机占她的便宜,自视甚高的张爱玲,感觉满心都是耻辱。
身处泥泞中的人,极度渴望一双温暖的手,能将她拽出泥潭。
此时,张爱玲遇见了桑弧。他和胡兰成是性格截然不同的两个人。一个是情场高手,在情人面前口若悬河,指天誓日,收放自如。而另一个性格内向,沉默不语,从不许诺。
也许是对一类男人彻底失望,从而更容易爱上另一类男人。张爱玲喜欢这样的桑弧。在这段感情中,她找到了初恋的感觉。涩涩的有种青柠檬的味道。
三十岁生日那天,她为他写下这句话“雨声潺潺,如住在溪边,宁愿天天下雨,以为你是因为下雨不来”。
但前段情殇留下的阴霾在她心底无法弥散,她内心极度自卑,没有勇气谈一段光明正大的爱情。在年轻帅气的桑弧面前,她始终是有些自惭形秽。
她自觉配不上他,总觉她们之间不会有结果,然而还是小心翼翼地厮守着,直到最后的结局来临。一次他来探她,她假装不经意地问他:预备什么时候结婚?
他笑了起来:已经结婚了。
她对未来的设想落空。桑弧爱她,但是并没有爱到,愿意忽略她是汉奸妻,政治地位尴尬的种种事实。
第二段感情,就这样悄无声息的来,悄无声息的结束,除了她的至亲,很少有人知道。
后来,她离开了上海,一个将悲痛刻入她骨髓的地方。她走的毅然决然而不露痕迹,仿佛她从来没有来过一样。
她漂洋过海地来到了美国,在那里,她遇到了作家赖雅,相识半年之后,匆匆结婚,两人之间没有爱情,只是抱团取暖,各取所需罢了。
结婚五年后,在台湾的张爱玲突然接到美国传来的消息,赖雅中风瘫痪了。
为了一张回美国的机票,张爱玲拼命写剧本写到眼睛出血。回到美国后,赖雅的中风反复发作,她筋疲力竭,身心疲惫。
6年后赖雅去世,第二段婚姻告终,她生命中最后一个男人,离开她的世界。爱玲一生书写爱情,渴望爱情,却终究被爱伤的无以复加。
6.
对男人绝望的张爱玲,开始自暴自弃,性格越来越孤僻,她将自己封锁在自己的世界里,整日闭门不出,拒绝接待任何外人。
她开始不断地搬家,家具衣物随买随仍。她试图以这样的方式摆脱内心的孤寂与苦痛,还有那猖狂的虱子咬噬。
直到1995年9月8日,75岁的张爱玲在美国加州公寓去世,7天后才被人发现。房间空荡荡的没有家具,没有床。她孤零零躺在地板上,身上盖着一条薄薄的毯子。
一个曾经风光无限的生命以一种最凄凉的方式凋零。她寂寞的死去,正如她寂寞的活着。
滚滚红尘中,临水照花人。张爱玲的一生就是一部传奇。“横空出世的来,旁若无人的活,听天由命的走。”她走之后,世上再无张爱玲。
张爱玲就像很多人的写照,爱的太过卑微,爱的太过依赖,爱的失去了自我,爱的失去了姿态,爱的失去了底线和原则。她们为爱跌落到了尘埃里,却没有因此开出花来。这样的女人怎么会幸福?
你可以为爱拼命,为爱痴狂,但是不要为爱失去了自我。
女人再爱一个男人也要保持自己的原则和底线, 不攀附,不迎合,要做一个独立的,有风骨的女子!
本文转自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