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微博有姑娘留言希望我分享信息筛选的方式,所以这篇列出了六种我在输入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标准。
读经典
每个行业或学科往往都有最经典的几本作品,把它们当作入门读物通常是不错的选择。比如,对于初学经济学的人来说,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就是口碑相传的好教材。书的内容通俗易懂,读者即使完全没有经济学基础,也不会有过多艰涩的阅读体验。我经常拿来参考的一个指标就是一本书首页显示的再版次数,因为经典之所以称之为经典,就在于经得起时间考验。之前关注的一位博友专门发了一条汇总微博来邀请大家分享所在领域的经典神书,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底下翻翻留言。
读原创
这里的原创其实有两层意思:首先,因为我最近在对比原文版和翻译版书籍的过程中,发现一些书的翻译实在潦草。翻译者措辞随意不说,居然常常把原书作者的意思来了个180度大扭曲。所以,如果英文水准允许并且这本书对你而言确实需要精读,还是推荐阅读原文版本。第二层原创意思指的是:当我们去研究一些概念与理论时,阅读原创人的作品肯定比阅读二手搬运工的好。比如像“刻意练习”这一理念是由艾利克森提出的,而《异类》的作者格拉德威尔在书中做了通俗化处理,产生了“一万小时理论”这样的传播名词。然而,这个理念其实是经不起严谨推敲的。如果我们阅读了《刻意练习》作者所写的书,就会发现《异类》里阐述的一些信息很容易造成读者认知上的偏差。
读趋势
很多时候,我们常说的“选择大于努力”,并不是否定努力的重要性,而是强调与趋势结合的努力,往往更能产生复利效应。比如首次在国内引入“斜杠青年”这个词的Susan Kuang正是在阅读了《One person/Multiple careers》这本趋势类书籍后,结合自身思考写出了关于“斜杠青年”的文章。同样的,像罗辑思维的罗胖,你会发现他所传播的一些理念,近年来西方的趋势类书籍都有提及。所以,在知识经济时代,读趋势的确非常重要。这类阅读不是暗示我们去拼命追赶趋势,“做风口上的猪”,而是鼓励将努力花在刀刃上,不做一只逆风而行的猪。
借助评分平台
像豆瓣、亚马逊这类平台上其它读者留下的信息,都是值得参考的筛选标准。通常豆瓣上低于7.5分的书,我会比较谨慎,当然这并不绝对,因为的确有些特别小众的作品,评分即使不高内容也可能非常有启发性。而亚马逊我会着重参考评分的文字留言,采取Detail-oriented的思路。什么意思呢?就是短短的“很不好”之类的留言是可以直接过滤的,我们应该着重参考那些详细说明为什么不好的评语。比如前阵子,我在犹豫是否购买《脑内乾坤》,这是一本关于男女认知思维差异的书。当时在亚马逊上看到这样的评语:
我觉得很有道理,因为认知科学本身就是在近几十年才取得比较多的突破,那么较早写的书容易有信息滞后性。再者,作者是通俗类写手,所以内容的严谨度的确很难和领域专业研究者相比,综合以上两点,我暂时放弃了购买。
网络公开课
类似网易公开课这样的公开课平台,会有不少不错的免费课程资源。比如,如果你想了解积极心理学,那么《哈佛幸福课》就是颇有口碑的选择。像我因为在自学认知学,所以最近就在上伯克利分校的社会认知课程,这类美国常青藤学校推出的网课,质量基本比较有保障。我目前上到三分之一部分,已经感觉收获不少。
像TED之类的视频近些年传播度的确很高,但如果想深入了解一个领域,我觉得TED这样蜻蜓点水的时长显然是不够的,这也是我更推荐系统网课的原因。
咨询专业人士
专业人士的建议能够帮我们少走很多弯路,如果你圈内有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强烈建议抱一下大腿。因为他/她们的过往积累其实已经对该领域的信息有了横向深入的认知,这点恰恰是初学者所缺少的。我在学习认知学的过程中,经常请教朋友圈的一位港大认知领域博士,而他在回答问题后,常常会再推荐不错的延伸文章和书籍,对我帮助特别大。
以上就是我所采用的主要信息筛选方式,在实际长期运用过程中,它们越来越能够帮助我快速有效的找到所需信息点,并且质感往往不错。当然如果你有其它的经验,也欢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