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庸置疑,本世纪伟大发明之一就是基于互联网,智能手机为平台的社交媒体的出现。这种方式,给了芸芸大众,凸显个性,彰显存在的可能。一台手机,一个社交媒体,一个微弱的声音在大众传媒的时代,增加了被“听见”被“看见”的概率。个人的表达自由可以因为符合一般大众或部分利益群体的“审美趣味”“道德规范”迅速成为“社会”焦点,以及“集体”的表达,甚至可以影响“现实”中早已约定俗成的“法”与“规”。 难怪有人会说,这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但,其实,这句话的出处,要追溯于更久远的时代,可是,人声鼎沸的环境里,有谁会去追究“来源”呢?反正,天亮之前,我们会被更大的声浪淹没。周而复始。
微信是国人的一次创举,它不是简单的模仿抄袭外国社交媒体(此位置招商)的创意,它还把金融支付等一切需要进行“交换”的社群进行了彻底的改造。 这一点,外国社交媒体的大哥大们也呈现出“羡慕嫉妒恨”的表情。这种“创意”把“用户”的出门的咒语,从“钥匙 钱包 我”变成了“钥匙 手机 我”。所以,现代国人的生活没有不能被微信解决的,如果有,可以再下载一个支付宝解决。
说到微信的功能,除了解决生活之痛的支付神器来解决我们物质的需求,还有社交媒体的功能去缓解我们精神世界的要求。我一度怀疑,马斯洛画的那个奇丑的三角图才应该是微信的开启欢迎背景,而不是与kindle疑似出自同一个设计师的地球小人背景。
这种无微不至的“照拂”,导致朋友圈里的“朋友”数量过千,已不再是让人“寝食难安”的事。但也正因为这个“客观”的数字,又有多少人会感到传统意义上“朋友”这个词,确实应该被“闺蜜”“挚友”“死党”“基友”来重新定义呢?
千人以上的朋友圈里越来越多孜孜不倦 整齐套路的“朋友”,有的靠此维生,有的靠此发展。不一定是以商业为目的, 赤裸裸的“微商”。也有用文学 艺术 哲学 教育 宗教 公益 金融 政治做“皮肤”来展示“观点”的。存在即合理,面对漫漫人生,抵抗“空虚”是人之为人的必然。朋友圈,更像是一种可以无时间无空间无情分限制的连接,个体与群体的连接。毕竟,要么孤独要么庸俗的叔本华,不是人人得以成为的。更何况有些孤独,也是情非得已。如同天生只能发出52赫兹的鲸鱼,只能彰显上帝荣耀的“在”,不能被同类感知的“活”,孤独就成为其无可选择的唯一方式。不然呢?
接下来,我想讲几个自己朋友圈非典型的存在者,我很清楚,他们不是唯一,很可能也不典型,但他们是我朋友圈里的私人现象,而我也只能在我的视角里,去看到不够全面的事实,并尽量把这个视角里的现象描述出来,也尽量不去厚颜无耻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现象描述 不是个体描述 如有雷同 切勿对号入座 谢谢合作)
关闭朋友圈的人
LA,自从上次商业创新项目实施失败后,加上新婚燕尔,就关闭了朋友圈。所以他跟我说,假如我的朋友圈某条动态被他点了赞,就说明他想起了我。我笑了笑,没有出声,因为不知道是不是应该表达“与有荣焉”去套路他。面对巨量朋友们和自顾不暇的繁忙,被点赞,已经成为表达情感的新方式 默默地彰显着情谊深重和“突然的想念”。
设定朋友圈可见时间轴的人
其实这类人不算典型,自从微信管理和技术团队考虑的更细致缜密,赋予此类设置功能后,使用者不算少数。中庸点的会把这个可见的范围定义在一年半载,极端点的就是朋友圈三天可见。然后我发现,三天其实约等于没有,三天让我重新思考了人对时间的误解。我的意思是,其实也没有什么时间,时间或许不是一个计量单位那么简单的身份,而是个体与群体连接的频率,存在的时效性,记忆的深度。这个可见时间的设置究竟要表达什么呢?岁月静好无需赘述的日常?偶尔放飞的自我?理性谨慎的性格?对喋喋不休的自我大喊闭嘴的勇敢?预防他人对自我表象的误读?还是,自我纠结者不停歇的良性反省?类似于“和菜头”样式的表达者,“我所说的都是错的”?我想不管怎样,应该没有人是基于因为害怕设置“无限”可阅,会占用他人过多手机内存或者时间的忧虑。毕竟,微信这种自我表达的社交媒体,主要的功能是“先己后人”。
SX,是设置朋友圈三天可见的坚决执行者,每三天会有一两条动态,很固定,很自律。有时候表达仰望星空的感慨,有时候是记录吃喝玩乐的日常。我其实很想问问他原因。但终究还是没有问。
很少点赞的人
FD, “混子”,(混迹于各种圈子里的人),属于“出名要趁早”那拨著名青年,然,好景不长,事业爱情家庭的三重打击下,经常在陌生人面前呈现出诡异的“亢奋”而在熟悉的人面前用心地沉默。朋友圈里很少给朋友点赞,他自己认为这是“高冷”。默默地观察,静静地存在。状态不好的时候,不发圈,好像一个隐形人;状态好点的时候,一天能发好些条。涉及的内容,比较全面,上到宇宙黑洞,下到民间疾苦。除了八卦,基本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涉及。有时候会记录自己今天干了什么,有时候会对人类社会的现象,科技发展的未来给予悲喜好恶的评判。也会分享歌曲,感受,观点。现实中,做过很多事和工作,有时脾气好,包容大度又乐善好施;有时候脾气差,锱铢必较纠结且偶尔玻璃心。他能准确说出别人某条动态的内容和时间,但并未点赞和留言。
长文字的表达者
MW, 艺术家,言必有物,有头有尾的表达观点。文字多为晦涩,且逻辑思维跳跃,大开大合,没有艺术理论修为且阅读要求总分总表述的读者或许很难读懂。但我猜想艺术家的表达并不是为了阅读者的理解,然而,就此就得出结论:艺术家只是为了表达而表达,又过于粗暴和不公平。艺术家不是作家,不靠贩卖文字的功底存活,表达的不够清晰似乎也不是罪过。毕竟走直观路线的,最精准的思考表达方式应该也是以同“介质”方式传导出去的。尽管,我们很期待如同“达芬奇”这样可以作为国宝贡献给邻国而避免战争的全能型“艺术家”的出现,但给“天才”一定的包容或许是如我一样“平庸者”的“自我修养”吧。
单一图片热衷者
昵称就一个字儿,或者一个标点符号的人,并不一定是个有艺术气质,践行文艺精神的人。 一张图作为一个动态发布的不一定是摄影大师或者爱好者,也许表达的多样式才是表达的本质。特别是如果要表达的信息和层次较多,图片作为载体的方式更能将信息立体起来。二维图片表达多维思考,不知道是不是人类共性使之成为可能。假如群体经历再有些类似,那么这种个体传达给群体的信息就会更加全面,甚至会引起共鸣。且这种表达的冲击力非但能迅速突破本身的隐晦,且能在受限制的环境中,势如破竹,迅速传播。另外,在我的观察中,自拍也属于单一图片热衷者,自拍可以是美的,也可以是丑的,自拍表达尽量美化的,大概率是比较有偶像包袱或希望自己可以成为偶像的人;自拍展示自黑成分的人,大概率是追求让自己成为有趣的人,或者呈现自己是个有趣的人。(这一段算不算是厚颜无耻的观点?应该是!) 自拍说到底是一种精神状态,但这种不属于表达,也不为了传播,自娱自乐的成分多点,没有什么好更新的状态,也不想表达什么观点的时候,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就是发自拍刷一下存在感。这必定是个较为天真和幼稚的连接方式。稍微有点心理学常识的人,也知道大多数人并不关注别人,人只关注自己。所以人才可以大胆的犯错,而不必担心别人会牢记自己的错误。但如果明知此类动态的属性,故意为之者,请远离他们。因为,天真幼稚,人畜无害的伪装在机会成熟的时刻,伤害值常常以一敌万。
本文没有提到的非典型的典型存在里,其实还有疯狂晒娃党,单身旅游党,固执博物艺术馆党,执拗的健身房党,(XX此空缺处招商)团购代购化妆品服装鞋帽公益筹款工作党,为娃为打折家庭集赞党........朋友圈里的非典型的典型存在者,随着人与手机的亲密程度会日渐增多。目前看来,似乎除了比较表象的解释马斯洛的丑三角图的基础功能外,更深层次的学术研究还有待开发。(假装严肃的口吻和表情)
认为这个时代缺乏信仰的人很可能是误解了信仰,你缺的不是信仰,是对朋友圈的敬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有了敬仰,信仰还会远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