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英语老师,教雅思、托福、考研英语、中考高考等等。为什么我教的年龄范围那么广?是因为各个阶段的英语都是相通的,不是说练几套题或者是研究几套题就能学好或是教好的,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其语言逻辑和原理不会因为学习阶段的递增而改变。而每个阶段的英语学习,语法作为构建英语语言大厦的框架结构,是非常重要的。没有语法这个框架,学再多的单词、语音这些砖头,也会因为没有语法这个英语大厦的框架,而崩塌。
英语语法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如果对此还有疑问的童鞋,可以移步 我的简书的其他文章
先对语法重要性的认可,才有语法学习的方法。
做英语教书匠也有5年多的时间,在这几年,有太多同学提问这样一些问题
“老师我也承认语法很重要,但是语法到底要怎么开始学呢?” “我学了这么多年语言,当然是懂语法的呀,为什么还要再学呢?” “老师,我看到那些语法条目明白什么意思,但是文章一看完全就晕菜了呢!”
不得不说,这些问题都是同学们在英语学习,尤其是语法学习中经常遇到的问题。那么怎么才能较为轻松地搞定英语语法呢?
方法尤为重要,Grace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语法学习必经的五个阶段:
>>>>准备阶段
准备阶段,建议大家准备两本语法书,一本工具性质,一本阅读性质。语法工具书事实上应当是每一个语言学习者经常翻阅甚至随身携带的一本实用性书籍,每当发现新的不熟悉的语言用法时都应该及时查阅,明白其中原委,不留下任何问题。而另外一本阅读性质的语法书,主要是便于学习者在入门阶段能够读进去,系统的理解语法。再次书目的选择上,工具性的语法书,Grace认为叶永昌先生的《英语阅读参考手册》实用性很强、阅读性也很强的的语法书籍,Grace建议学习者亲自浏览上几本语法书目,选择自己读起来感兴趣的才容易坚持到底。(往实体书店的英语区域一站,随意翻几本,你会找到的)
还有张道真的、薄冰的语法、赖世雄的语法等等,但,注意,要看就看这些经典的,很多急功近利的花里胡哨的大多都是搬运工,没有干货,不建议看。
>>>>思考阶段
人类学习新知识的过程都会经历一个痛苦的让旧的知识与已有知识结合的“长知识”的过程,语法知识的输入也正如此。那么在准备阶段,当我们系统地梳理过语法概念之后,所有的语法条目此时不应当只是一个一个分开的概念。
首先概念之间应当产生联系与迁移
其次新的概念应与旧的概念产生粘连
举个例子,当我们看到“介宾短语”、“定语”、“状语”这三个概念时,首先我们应该明白,介宾短语既可以充当定语也可以充当状语,其次我们也要弄明白介宾短语其实就是我们常见的in the world这样的短语,或者是中文中类似于“在...”这样的表达,这样既使得新知识之间形成群体,便于记忆,又使得新知识与旧知识产生联系,便于理解。
思考阶段,还应注意要及时寻求帮助,很多人也很喜欢想,但是只自己闷头想,闭门造车,很多问题,可能旁人一点就通。但自己思考会需要大量时间而且还存在可能想歪做了无用功的情况,简直是得不偿失。毕竟我们思考的是一个已经有大量现成结论的问题,所以,没必要再做出像爱因斯坦思考相对论般,曲高和寡的独自努力。学会借力,才能学得更快
思考阶段事实上是非常tough的一件事,就像所有新生事物的生长一样,必须有痛苦的挣扎,才能有新生。
很多人都存在着一个困惑
“我也能看明白语法书上的那些条目呀,为什么总是记不住,放在语境中也体会不出来呀?”
我以前的不少学生曾有这样的经历,就是在学完语法概念的隔天或一周内,得空脑子里就会想不同的定义之间的联系,甚至在刷牙的间隙,突然想不通都会跑回卧室拿出笔记再翻翻,正是这样的思考强度才能勉强过掉这第二关。这是必经之路。
>>>>应用阶段
每一阶段的完成,都会令实现者心生出满足感,然后产生语法已经通晓的错觉,殊不知,其实每一阶段的完成,都只是为下一阶段的开始准备了基本条件。
在经历了梳理语法体系,和个人的思考之后,学习者就开始进入下一个全面实践的阶段,就是应用阶段。这个阶段类似于“道士下山”,要在真实的情景中把师傅教的道理经历一遍。在这一阶段中,学习者应该阅读大量的英文文本,将所学习到的语法知识真实应用到情境中去,真实的发现每一个句型在authentic English中的体现,对语法的条目有切实的体会。此阶段的量化分析量应该达到300句文本左右(就是长难句分析)。
很多学习者都提出困惑,不知道该选择什么样的资料作为实践的文本。在这里Grace的建议是,如果学习者曾经有过英文文章阅读的习惯,那么就应当选取自己感兴趣的那一类型文章作为切入点,比如体育报道,新闻事实,人物传记,等等。熟悉的领域回带给我们兴趣和安全感,也更容易在不误读原文的基础上进行分析。而如果第一次开始阅读,那Grace建议可以根据自己词汇量的大小,选取《新概念》教材的二三册作为分析的蓝本。熟悉方法之后再进行更深入、广泛的练习。
>>>>平台期
一批道士下山,经历人世的考验之后,可能会呈现不同的处世之法。 一种人,心中知法,行为无法。 另一种人,心中有法,畏法从之,难融于世。 第三种人,心中守法,出世入世,从心所欲不逾矩。
从学习语言的角度来分析这段话,意思就是,应用阶段之后,不同的学习者呈现不同的应用状况。
一部分同学,语法逻辑分析会与语义理解产生分离,换言之就是,句子语法分析的没问题,但是理解出来的意思差之千里。究其原因,便是明白如何语法分析,但是分析完之后还是按照单词的含义在理解句子,这样便是做了无用功,心中知道,而不行道。这类同学,自然会认为语法没有用,美其名曰自己学习英语都是用语感,但对其英语水平不敢恭维。
另一部分同学,于前者相比则产生另外一个极端的表现,那就是固守语法分析之后的模式,完全无法在真实的场景中集合语境,结合灵活理解,最后就造成,每句话似懂非懂的理解,但不到理解的通达境地,无时无刻不存在法不容于世的痛苦挣扎。这类同学,大多正在刻苦学习英语(大家要知道,真正英语已经学好了的,英语学习从来只有乐趣,毫不费劲),正谋求学习的质变。
第三种学习者,心中明白语法分析的机理,而在实际的文本中又能做到变通结合情景的理解,在不断的阅读中得到快感,真正得到功力的升华。此乃正道,但是做得到的人,大多都掌握了英语学习大门的钥匙,大多都已经能把英语视为工具,为己所用。这才是我们英语学习的目标。
>>>>腾飞期
第三类的人,是每一位语法学习者最终希望达到的境地,掌握住了语法的内在机理,英语学习的钥匙稳拿在手。但第三种人,也往往是在经历前两种纠结挣扎之后,突破理解的限制,才最终成为既懂得如何分析句式,又懂得如何变通的灵活的语言学习者。这样的学习者,在理解上能产生与作者的共鸣,体会精妙的语言之美,达到了较高的语言学习水平。
对这几个学习的阶段有所了解,才能对自己的英语学习状况对症下药。知乎上的回答很多都是看似精妙,其实不一定对每个人都适用。先对自身英语水平有个诊断,才能对症下药。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