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阳阳妈妈
不知道各位妈妈是否有这样的经验:有时候,孩子实在是难养,自己在家实在是HOLD不住了,于是,抱着孩子去医院,求助医生吧。可是,求助的结果呢?医生开了一堆检查,根据化验单的结果开了一堆药,回去吃去吧。结果,这个孩子还是不好,于是,继续重复以上过程。大人心力憔悴,孩子更是被折腾的越来越差。
在养育孩子方面,我从来都不敢摽榜自己是医生,因为很多医生自己都不会养孩子。我对自己的定义是:在最近几年内,生养了两个孩子,而恰巧我又是个医生,有最新的一线养育经验而已。
我自己是个医生,可是,直到真正养育了两个孩子以后,我才真正明白,“儿童医疗”和“儿童保健”是关系密不可分,但是又非常不同的两个领域。我们天天说的“养孩子”其实主要是属于“儿童保健”,而只有在宝宝生病的时候,才需要治疗。
孩子的父母常常不知道“儿童保健”和“儿童医疗”之间的关系。所以,一旦孩子出现了问题,就去盲目的找医生。找对了人,遇见一个既懂“儿童保健”又懂得“给孩子治病”的好医生,那么,你往往就有很大的收获,这位医生会在最大程度上识别这个孩子是“在生病”还是在经历“成长的烦恼”,他能够适时的判断,这个孩子是需要医疗力量的介入,还是回家去,仅仅通过养育层面的调整就可以度过这段特殊的时期。
很遗憾的是:全国,很多地方“儿保”和“儿童医疗”都混淆的,造成大量不该治疗的孩子涌进医院,反而让孩子受到了不该有的伤害。医疗是一个双刃剑,会养孩子的好大夫很珍贵。
生产自救,自己去学着“养”吧!
孩子和大人最不同的就是:孩子在成长。很多大人看起来极其不正常的现象在孩子是那么的正常。比如,孩子可以溢奶,而且有的孩子都一岁了,还常常呕吐,可是,大人就不应该这样;孩子出生后,身上可以有很多特殊的现象,比如新生儿痤疮、新生儿阴道流血、新生儿脱发、新生儿红色尿液。再比如,孩子的发烧和感冒,中国孩子一年的感冒频率平均达到6-8次,很正常。可是,大人要是一年到头的感冒,估计他就可能有免疫方面的问题了。
作为妈妈而言,你需要去尽可能的多去学习关于“小儿保健”的知识,这些知识,可不是简答的“小儿推拿”、“吃点保健品”之类的。儿保知识涉及:儿童生活护理、母乳喂养、配方粉喂养、生长发育评估、饮食营养、预防接种、行为评估、心理评估和干预、微量元素评估和干预、疾病状态下儿童的护理等多个方面。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关于孩子生病,所占“养孩子”的份额,并不大。大了就麻烦了,难道养孩子就是给孩子天天去治病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无论如何,“养孩子”的起点,应该是在于妈妈,然后,科学家才能在大量的数据总结的基础上,形成“儿科保健”这一个重要的领域。所以,无论如何,把“养孩子”的事儿拜托给医生肯定是不靠谱的。也许,很多妈妈在面临孩子养育困难,极度无助的时候,试图通过向儿科医生求助,希望获得专业的帮助,但是,很可能你找到的是个只会治病的儿科医生,很可能你的初衷往往只会落空。
所以,作为一个医生妈妈,我对大家养育孩子,有以下的忠告和建议:
坚信,孩子是自己的。坚信,无论是什么样的孩子,只要你是他亲妈,你就一定能够养好他。
多多从权威的信息渠道获得和摄取“养孩子”的知识,而不是在网络上看到一些只言片语或者个别人的个别论断,而随意效仿和学习。
如何孩子实在是特殊,比如某些先天疾病的孩子,那么,您一定要找到一个既懂得“养孩子”又熟知“治疗孩子疾病”的好医生,去跟他好好商量。权衡利弊,找到自己的特殊宝宝的养育方法。
家里老人的经验和当地传统的习俗要选择性的识别和筛选。这一点非常容易理解,科学在进步,老人养孩子的记忆往往会模糊,某些传统的养育方法在目前的科学养育方面,已经被“证明不合理”。美国小儿科学会的育儿指南每隔几年就更新一次,原因就在于此。
不要妄自菲薄,就看到别人的孩子怎么好养,别人的孩子健全,而天天哭丧着脸看着自己的孩子,把负面的情绪传递给孩子和全家人。要记住,孩子只有你一个妈妈,既然你造就了他,他是无辜的。既然来到这个世界上,你就要把最温暖的爱给予孩子,让他的人生旅途快乐和阳光。
女子本弱,为母则刚。妈妈的内心,一定要强大起来,否则,遇事盲目、焦虑、无助,最后受伤的只有自己和孩子。要学会自己去拯救自己,当然,也要保护孩子。
我一直努力的方向就是教大家如何养好孩子,妈妈的身份第一,医生的身份其次。希望能通过自己擅长的信息感知力和育儿经验,实实在在的帮助到大家。
下夜班休息的一段随笔。祝各位和孩子,每日快乐。
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阳阳妈妈育儿经”、“阳阳妈妈育儿指南”和“阳阳妈妈过敏儿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