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之道》:这本书主要论及机械复制是时代的艺术品、女性被作为被观看对象、油画传统、广告与资本主义等方面,不仅有细致入微的分析鉴赏,还有力透纸背的批判揭露,据说改变了西方一整个世代的观看方式。而作为一个没有任何“观看”经验和知识的俗人,《观看之道》也可以真实开启我们的艺术欣赏之门。
1.儿童先观看,后辨别,再说话。此等顺序确立了观看之于我们的作用和地位,是自我形象形成的首要基础。观看先于言语,而又从未被语言完全解释清楚:意中之人时时含情脉脉,佳作之美常常叹为观止,意外之喜往往目瞪口呆。
2.我们观看一样东西,不单单是注视,我们总是在审视物我之间的关系。这种审视的方式,受到知识和信仰的影响。我们看图片或影像时,也就常常有身临其境的自觉。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就是我们自觉地接受了创作者观看事物的方式,在分享着他们的感受。所以,当影像作为艺术品展出时,人们的观赏方式就会受到一整套有关艺术的旧有看法的影响,把古代文化神秘化。这种神秘化妨碍我们的观看,让我们被剥夺于历史,而只有少数的特权人物会致力于编造这段被剥夺的历史,并从回顾的角度,把统治阶级的作用合理化。
3.每幅画的独特性也是那幅画所属之地的组成部分,使其具有了特定的含义。照相机的出现让复制画成为可能,也使图画具有了流动性,可以在不同的地方同时呈现不同的含义,并为不同的目的服务。复制画破坏了该画的独特性,却同时成就了它的独特性——它是复制品的原作,物以稀为贵是它的价值标准——这让它拥有了独特的市场价值。而艺术高于商业——它的市场价格也就成为其精神价值的反映。当原作被置于艺术博物馆(参观者的类型比例)和富人的楼宇,大多数人也就被拒之门外——他们认为杰出的真迹应由富人独占,无论是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这样艺术品使不平等显得高贵,使等级制度看起来令人震颤,艺术也在用它的权威来美化当今的制度和特权。从这个意义上讲,那些用来装饰普通人生活的复制画、快照、明信片等更有资格作为真正的艺术品。任何时代的艺术,都是为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和利益服务的,所有的艺术都已经成为一个政治问题。
4.男人的风度基于他身上的潜在力量。女人的风度在于表达她对自己的看法,以及界定别人对待她的分寸。男性观察女性,女性注意自己被别人观察——男性成为理想的观察者。所以在欧洲油画的一种类别中,女性曾是主要的及一再出现的主题。画外人注视着画上人,画上人也在注视着画外人。所以画中人的一些情感表达往往并非她自己的情感的表达,而是屈从于主人(女人和作品的拥有者)的情感或要求。
5.油画以写物为主。实际上,物品是可以购买的。描绘物品在画布上,同把它买回家中没有区别。你买一幅画时,同时也买回画上所绘物品的表象。油画的色彩、纹理和实质感使其达到逼真的效果,也使观赏者以为自己很接近画中的物品。如果是画中的是物品,这样的接近就意味着占有;如果画的是人物,这样的接近就意味着某种亲密关系。他们都在暗示着所有者的财富、社会地位、日常生活方式等,也同时在合理化着私有制。
6.广告可以说是油画的延续,这不仅仅是它有着油画用于表现实物相同的色彩、纹理和实质感,广告还掌握了艺术品和观赏者之间的奥妙关系,并以此劝说观赏者。广告首先作用于人的是人们追求享乐的本性。它总是针对未来的买主,向买主提供借由商品造就的富有魅力的自我形象,并说服他们追求类似的改变。可以说,广告偷取人们对真我的钟爱,然后以商品的代价把这种爱回馈他们。广告还有一个重要的社会功能,可以说它是资本主义文化的生命,它只承认购买力,是民主消费的代名词,并用人们对衣食住行的选择取代了有意义的政治选择,掩盖和补偿着社会中一切不民主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