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月初光,找同学借钱周转,花呗信用卡透支提前消费,成为了很多年轻人的选择。爱自己,想花就花呗。不知道洗脑了多少人。在学生时代,如果想要有一笔存款,感觉似乎是万万不可能,所以曾经的我或许是学生中的一朵奇葩。
很多人在问我,你为什么叫存钱姐呢,哈哈,原因是因为姐确实很喜欢存钱,而且是从小就喜欢。
当然,重点是不仅喜欢,还真的存到了不少钱。(这是和同等经济条件的比哈)
曾经的我有点像个葛朗台,省吃俭用
可以走路的就不坐公交
可以吃饱就不一定要吃好
一件衣服可以穿到烂
可以在网络上看的电影
就不一定要去电影院。
总之就是两个字:省钱
尽管现在有了一些变化,但我想存钱这个习惯,确实是让我受益终身的好习惯。因为,它让我拥有了更多选择权。
我和我的两个室友
我的家乡是湖南的一个小县城,还记得高中的时候,去了市里读寄宿。
住一个宿舍的同班同学有3个,几个女生的消费习惯都会不太一样。
小依家里是做生意的,每个月父母都会给她不少的钱,她属于有些小资倾向的完美主义者。
那时候记得每周都会买萌芽,追小四的《梦里花落知多少》,还有正版的CD,还会给自己订每天的酸奶,等等
虽然现在看来很多的消费已经稀松寻常,但在2001年的时候,有一些消费确实有点小贵了。
要知道当年在学校门口,无数个中午我就是1.5元的热干面吃到撑。而那个时候萌芽杂志好像一本5块左右吧,一本杂志换3顿午饭,爽不爽?
而现在随便出去吃个快餐没有20元能吃到啥?书反而越来越便宜了。
快20年了,好吧,岁月不饶人哇,我居然离高中那么久了~
我的豆蔻年华呀……
另外一个室友叫小媞,她的父亲是某个厂的厂长。
这个女娃有一点江湖气息,买东西比较随性,最好玩的是,她不会砍价~
正因为如此,她从来不去那种可以杀价杀到地板价的服装市场,而是选择去品牌店,她是这么说的:品牌店明码标价,童叟无欺啊,至少不会吃亏吧。
而我们家应该属于家庭状况最普通的一个,我的父亲是县里面一个事业单位的普通职员,有一点点权力,但是按照我妈的说法,父亲属于那种“树叶子掉下来都怕打了头”的主。
但其实我觉得这是每个人的价值观,父亲是一名真正有原则清廉的人,是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母亲从生了我之后,主要以辅导我学习为主,其他的时间做一些临时的工作。
家庭经济条件属于非常一般的,而在父母的影响下,从小我就比较节俭。
不过说到让我最骄傲和自豪的是,我的父亲,在我去上高中的时候,做了这样一个决定。
他说,每年你的生活费就一次给你,你自己安排。
对,就是这个决定,对我后来的理财习惯有了很大的影响。
因为从这一天起,我得对自己手里的钱负责。
就像菁羚老师说的,你手握兵权,对你的金钱小兵如何安排呢?
我的存钱萌芽之路
虽然我没有学习过金融专业,从小也没有受过什么经济熏陶,但是从高中开始,我有了独立管理金钱的权力和责任。
于是高一第一学期我就开始关注自己的花销,虽然没有记账,但是我会按照自己的支出去做一些梳理和计划。
比如在学校一日三餐大概的费用是多少?
偶尔去外面调剂一下又会增加多少?
比如每个季节去买衣服,大概买几套,费用大概是多少?
然后去超市买日化用品+零食 一次买多少,大概可以维持多久?
还有节假日回家之类的路费是多少。
再就是同学好友聚餐和休闲活动费用。
然后那个时候也都会比较重视生日,所以生日送闺蜜什么礼物需要多少预算等等。
这些花销,在我的脑瓜子里,都会有一个清晰的数字概念。
哈哈,学生时代其实要存钱真的很简单,管好自己的支出就够了,而且学费和住宿是学期初就交了的,所以都不需要操心了。
我大概用了一个学期的时间,估摸出自己的花销,之后每学期一开始,就会先盘算好那些费用和大致的时间节点,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开始走上存钱之路了。
有了人生的第一张定期存单。还记得是工商银行的6个月定期存款。
脑补一下,如果那个时候有余额宝之类的,估计我现在也会是个小富婆了~
好啦,最好的时机就是现在,嗯嗯!
本期故事到这里啦,未完待续,家里的小姑娘吵着要妈妈陪她玩啦~
如果想要听清音讲自己的存钱故事,欢迎关注我,明天继续……
-------------------------------------------------------------------------------------
想要好好存钱,好好管理家庭财务,欢迎持续关注
我将持续输出存钱方法,存钱技巧,风险管理、理财规划、投资理财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