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实验区小朋友们正在进行的豆芽生长实验,我们有了新的想法——水培植物。
我们收集了发芽的土豆、地瓜、芋头等,并放在器皿中泡水,引导幼儿观察它们的变化。在种子成功泡发后,孩子观察植物的整个生命历程,并在老师的帮助下,表征记录自己照料小植物的过程,比如种子长出小小的白根,长出可爱的小叶子,对比土培的豆子由小幼苗慢慢长高,长出叶子,开花,别有一番情趣。
春天到了,泥学园里也要进行种植活动了,在上个星期,小朋友已经拿着小铲子和老师一起松土。大班小朋友已经有能力自己分配工作,可以分为几人一小组一人负责挖土,一人负责去除土里的石块,一人负责播种等,包括种子种下后的养育,也可以大家轮流,进行浇水、除虫等,主要是培养孩子们互助合作的意识。
很多家庭都还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几个大人围着个孩子转,孩子的配合意识较差,动手能力也差,有觉得麻烦的事可能就直接推给父母了。而在幼儿园,通过分组,让一个小组的组员共同培育一株植物,可以增加孩子的责任心,意识到自己的工作需要自己完成,并且在完成后,还需要帮助同组内别的小朋友,也增加了孩子们团结互助的集体观念。收获的果实,可以直接做成菜肴让家长与孩子一起品尝,让孩子体会到种植带来的成就感,充分享受到种植的快乐。
教师可以拍下植物的样子和变化,引导幼儿具体观察植物的几个部位,带领孩子观察自己种植的植物一周下来发生了哪些变化,符号记录下植物生长变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让孩子形成了遇事多观察的习惯,学会从细微处观察事物的变化,锻炼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能让孩子获得成就感。
在对植物成长不断的观察中,老师需要适当的提问,引导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孩子习惯经常去主动关注自己种植的植物,比如在下雨时植物会不会被雨打坏,烈日高照时植物会不会被晒蔫,天冷时植物会不会被冻坏,从而主动去了解植物的特性,是喜阴还是喜阳,耐冻还是喜暖,需不需要在特定的天气、季节对植物做相应保护措施,引导孩子去自主思考,自主探索,自主通过任何途径去寻求答案,自然而然的养成了遇事多问个为什么的习惯,而不是机械的遵循要求完成,也为今后对知识的学习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