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台湾,当然是要去诚品。偶然翻到几年前去台湾拍下的照片,以及当时听分享记录下的笔记,想着把这段有点久远的记忆翻出来,记录下来。
当时到达诚品松烟店的时间是晚上。我正好在文创区找图书,结果工作人员过来提示有作者分享,需要的话可以坐下来听。分享的图书是《遥远的冰果室》,这算是一本图文记录书,记录了台湾大大小小的冰果室。
所谓冰果室,是台湾的一种特别的产物,不仅仅是吃冰的地方,也是一个聊天和交际的地方,看起来很平常,但是作者却把它写成了一本书。
作者分享了自己创作这本书的过程,用了三年的时间:
第一年,在网络通过关键字的搜索,了解到台湾的冰果室的分布。自己也拍摄了一些照片,2009年在台北举办摄影展。
第二年,通过故乡在台北以外的朋友,跟着朋友回他们的家乡吃冰,听故事,开始在一本文学杂志进行连载。
第三年,继续边走边吃,还通过冰果室老板的推荐去了解更多的冰果室。
一直以来,我对台湾的图书行销都充满好奇,觉得他们的行销很到位。但是就这场分享而言,我感觉到的反而是质朴。作者很淡然地说自己创作的经历,没有太多的推销,只是把自己知道的,想到的,分享出来。听众里面明显有这位作者的粉丝,我因为对这位作者不是那么了解,所以比较难建立粉丝感。不过听众和作者的关系很融洽,甚至还聊起作者的包包和衣服是去哪里购买的。
这是读者互动的小礼品,一份纸胶卷。我当然不愿意错过互动的机会,我向作者提了一个问题——既然冰果室保留了这么多的记忆,你口中的冰果室这么好,那么为什么台湾的冰果室还会越来越少呢?
作者的回答是——
因为经验冰果室的老板年纪越来越大,下一代不想承接。而且24小时便利商店很多,也替代了一部分冰果室的功能。一个行业的诞生和结束,都是人的选择。他自己只是想记录当下,以作纪念。
就这次有限的经历,台湾的听众给我的感觉是挺用心的。这是一位听众听完分享写下的手账笔记。是我经过她的同意拍摄下来的。
作者还带来了一些冰果室的器物。像这个就是挖取水果冰的勺子。在记录冰果室的过程中,作者比较有触动的是冰果室的职人精神,他们对于环境的布置,器具的使用,都有专业精神,用心做每一个细节。
他还提到一个词——”庶民美学“,在冰果室中,也可以经常遇到民间的智慧,民间的美。在冰果室,可以遇见很美丽的汤勺、碗、冰箱、椅子,甚至有的价目表都充满了美感。
最后是签名售书的环节。
每天太硬性推销。不过听众中大部分人还是买了书。因为当时我第二天要去台南,和作者请教台南的冰果室,作者也特别给我写了地址。只是后来在台南的行程有点紧张,没有去体验冰果室。
关于冰果室,作者认为人与人之间看不见的情感连接,才是最棒的美学。比如店家总是很热情,听说他在专门写冰果室,还有的不收钱。有的店家会询问是否加糖,或者特意把糖另外放,让吃的人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甜度。有一些朋友,他们离开故乡很久,但是一张故乡冰果室的照片,就能够让他们流泪。
作者说——冰果室,是台湾独一无二的饮食风景,隐藏在生活中的美学。
不过,我和作者分享,其实在潮汕,我们也吃冰啊,在澄海还有乌米冰呢,欢迎他来尝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