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泊名利,此心方在桃花源
陶渊明先生的《桃花源记》是我最喜欢的古代散文之一。每读此文,都为文中“芳香鲜美,落英缤纷"的桃林盛景而赞叹,为桃花源人安定和乐,怡然自得的生活而心生向往……,读得久了,也生出一个疑问来,为什么发现桃源的武陵人没有选择留在桃花源,而是在桃源里停了几天后,就告辞回家了呢?关于武陵人为什么要离开,文中没有明言,可能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看法。要探究这个问题,我们就要看武陵人出了桃源之后做了什么,这里面也许就隐藏着他离开桃源的原因。
武陵人出桃源后做了什么呢?他先是顺着来路,处处做上标记;然后便跑到郡里去拜见太守,把发现桃花源的消息报告给太守;并愿意带着太守派去的人一起去寻找桃源。可见,武陵人离开桃源的原因是心里想借此邀功,得到太守的赏赐。正因为他一心迷失在名利之中,所以,他再也找不到桃花源了。
可以想到,桃花源就是一方忘掉了功名利禄的净土,是一方古朴纯真的神仙乐土,是一个与世俗功利相隔绝的另一个世界。“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桃花源并不难找,关键是能有一颗安贫乐道,拒绝物质名利诱惑的纯洁本心。所以当武陵人是一个“青蓑笠,绿箬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的渔人时,桃源的大门是向他洞开的,他可以走进这片心灵幻境,享受片时的安宁和乐。可一旦名利之心生起,一心汲汲于获取功名富贵时,桃源也就不复存在了,因此武陵人就再也找不到那片美好的桃花源了,只能“寻问所志,遂迷,不复得路了"。曹雪芹先生就是看透了人们向往功名富贵又渴望自由的矛盾,因而在《好了歌》中唱道:世人只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醉心功名的红尘与渴求自由的仙境,本来就是一种悖论,你的心灵只能选择其一,绝无兼得的可能。
由此可知世上的桃花源,只属于那些淡泊名利的世外高士,面对各种风雨坎坷,挣脱了名缰利锁,自能"一簑烟雨任平生",丢开了对灯红酒绿的渴求,自然能"此心安处是吾乡"…
新教育就是这样一方桃花源。身为教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多少人在追求着宁静的教育田园,追寻着完整幸福的新教育的足迹。但有的人在寻找这些时,不由得将之做为获得功名富贵的阶梯。因而,时时盯着上级评价,时时关心我的行动是否能得到教育局的表彰……因而本身快乐幸福的新教育实践被自觉不自觉的形式化:阅读是为了获得表扬,活动是为了获得肯定,随笔是为了排名,……你的眼中只有名利,只能与幸福背道而驰。
因而要搞好新教育实践,就先将自己的名利之心抛却,只有这样,你的参与,才会有所收获。当你真正默默地做好了本职的工作,你不追求的名利反而不期而至了。世界上好多事都是这样,“无意插柳柳成荫",忘却了名利,你的心已在桃源,幸福从此为你开启!淡泊名利,此心方在桃花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