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刘家二小子第一次遇到邓婆婆时,爸爸妈妈刚坐上去城里的汽车,汽车启动时,年幼的二小子才明白过来,他又将一年见不到爸爸妈妈,他才刚刚习惯爸爸粗糙宽大的手掌,还眷恋妈妈香甜的怀抱,还沉浸在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团圆气氛中,可是,眼前的这个铁皮疙瘩将带走他所有的眷恋。于是,他挣脱了小姨的手,哭着去追那辆载着爸爸妈妈的汽车。
小姨在后面追着喊着,二小子汹涌的涕泪模糊了他的视线,“砰”的一声,他撞到了一个柔软的物体上,伴随着还有一声“哎哟”,二小子跌坐在地上,随即又迅速爬起来,顾不上疼想继续追,小小的身子却被人拦腰抱住,耳边听到一个声音说:“这是哪家的小子呀?是不是又晚上睡觉又被人挠了脚板心啊,这路撵的!羞不羞哦!”当地大人将小孩在大人离开时追着不让离开的行为称之为“撵路”,并哄小孩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晚上睡觉时被人挠了脚板心。
二小子在这人的怀里乱踢,差点就挣开了,只是小姨追了上来,一边道着歉一边呵斥着他。
二小子却始终盯着那辆车,眼看着车消失在他看不到的地方了,他愈发加大了分贝嚎啕大哭。
突然兜里就多了一把糖,被撞到的那个声音继续道:“乖乖,不哭,婆婆给你糖吃……”
二小子哭得脑袋发晕,混混沌沌地听着小姨道了谢,之后便被拉着回了家。
02
小孩子的悲伤来得快,去得也快,虽然他心里仍计算着爸妈下一次回家的日子,但是他终究不能改变什么。他知道,此后一年,爸爸妈妈又将成为电话里那个遥远的声音。
至于爸爸妈妈离去那日的伤心,也随着时间慢慢被抚平,从大人口中二小子知道,那日抓住他的人,是邻村一位姓邓的阿婆。二小子不是任性的孩子,他知道邓婆婆拦住他,并不是要为难他,而且他也感激那日她塞在他兜里的那些“甜”。
而后新学期开始,在上学的路上,二小子才发现,原来邓婆婆的家就在他上学的必经之路上,于是,他不时地会遇到邓婆婆,起初,他并不知道她就是那日拦住他的婆婆,只是从她的打趣中才明白了过来。邓婆婆是个有着浅浅笑纹,满脸慈祥的老人,最让二小子喜欢的是,她的手掌有着和妈妈手掌同样的温度,那双手,有一种魔力,让二小子不由自主地想要亲近。
有时,邓婆婆会在他上学的时候,给他兜里塞几个橘子,叮嘱他课间时吃;有时会在他放学的时候,给他几张热乎乎的馍,正好慰藉他咕咕乱叫的肚子;有时,邓婆婆炒了小菜,还叫上他一起吃。
家里的大人都有农活忙,农村的小孩都是散养,大人自己的事都忙不过来,二小子回晚了也没觉得奇怪,后来知道原由后也让孩子顺道给邓婆婆带点家里的东西之类的,大家就这样默认了这一老一少的交情,朴实的庄稼人就这样简单地礼尚往来着。
跟邓婆婆越来越熟悉之后,二小子有时也会在邓婆婆家里做家庭作业,邓婆婆虽然年纪大,可是她懂得比二小子家里的大人还要多,每每二小子有不会做的地方,邓婆婆给他讲解起来,深入浅出,生动又活泼。
03
相处越多,二小子愈发喜欢邓婆婆,二小子的奶奶去世得早,邓婆婆的出现填补了这个空缺。二小子还发现,邓婆婆一个人住,可是她的梳妆台上压着几张老照片,照片是邓婆婆年轻的时候,身旁围着三个孩子。
在晴天的时候,邓婆婆还会翻出柜子里的旧物出来晒,旧物中有奖状、书本等,甚至有用过的笔记本,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不同年级不同阶段的学习重点。二小子翻看着物件所有人的名字,也从邓婆婆口中得知,邓婆婆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这些东西都是邓婆婆儿女们读书时的旧物,而今儿女们都去了大城市工作,很长一段时间才会回来,邓婆婆又不适应大城市的生活,儿女们又暂时没有小孩,邓婆婆又暂时不用去做那老漂族,便日日守在着曾经养育过儿女们的家里,盼着每年那短短的几日相聚。
二小子的陪伴明媚了邓婆婆孤寂的生活,邓婆婆的爱怜也抚慰了二小子幼小敏感的心灵。妈妈离去时最担心的就是缺乏管束的二小子会不会成为野孩子,成为老师口中那个让人头疼的孩子,可是,一学期过去了,二小子却愈发懂事了,连成绩也有了起色,听到消息的妈妈在电话那头喜极而泣。妈妈告诉二小子,要多陪陪邓婆婆,要多谢邓婆婆。
于是,二小子抱着邓婆婆说:“婆婆,阿姨叔叔工作忙,我来陪你吧!”邓婆婆搂着二小子开心地笑出了眼泪。
年关又接近了,妈妈打电话告诉二小子,明年她就不出去务工了,就在家里陪二小子读书,二小子听了高兴地都要跳起来了。
他跑到邓婆婆跟前,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妈妈说,她以后都不出去了,要一直陪着我了呢!”邓婆婆就这样慈祥地看着二小子一步三蹦跳地离去了。
邓婆婆转身回到屋里,又开始翻看梳妆台前的照片,她的手轻轻拂过发黄的照片,眼神温柔又爱怜,那些她养大的崽子们,真想把你们留在身边,日日相伴啊!
夜深了,邓婆婆接到了电话,电话那头响起女儿的声音:“妈,对不起,今年工作忙,我可能除夕夜才能回来,又要让您等我们了!”邓婆婆眼里闪着泪花,笑着说:“能回来就好呢,我把你们爱吃的都备上,等着你们回来,齐齐整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