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说,真爱一个人无需多说对方自然能体会得到!这话没错,因为爱不仅是靠说去展现的,更需要默默地做着一些爱的行动。
但,假如一个人爱的话不说,同时也没做任何爱的事,无论他号称有多爱对方,俩人感情有多深,恐怕这种爱都很难有说服力是真的,或者说是这种爱的方式很“特别”!
当然,假设永远是假设,因为这个根本不可能成立,一个人心念里很有爱,感受体验上又很有幸福,不可能不表现出任何爱的行动来,哪怕只是静静地看着对方,那眼神里也会流露出无比的深情和甜蜜。、
一个人,不管是真情流露出的爱的行动,还是为了博得美人归而有意表现出来的行为,爱的行动都从不同意义上展现出内在的爱意,是内在幸福的外化形式!
所以,爱需要仪式感,一种可以确认爱的存在的行动,而又不止于行动!
法国童话《小王子》里有这么一段对白:
狐狸说:“你每天最好相同时间来。”
小王子问:“为什么?”
狐狸答:“比如,你下午四点来,那么从三点起,我就开始感到幸福。时间越临近,我就越感到幸福。我就发现了幸福的价值……所以应当有一定仪式。”
小王子问:“仪式是什么?”。
狐狸答:“它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爱,既需要人们用语言来诠释,也需要大家用行动来表达。一个人每天重复地爱着对方,但是不表达,也较少行动,那我们怎么知道自己正被别人爱着;或者偶尔只表达了一次,隔了很久都再也没有行动,我们怎么知道自己仍然还被爱着。
所以,有很多女人经常会问自己的男人“你还爱我吗?”或者经常在节日的时候想要对方送自己礼物,一起约个会,这不是矫情,只是需要一种仪式感,一种带有安全感的仪式,至少确认对方还爱着自己。
我们可以仔细想想看,但凡强烈感受到爱的时候,几乎都跟仪式有关:求婚的那天,被多人见证感情时的紧张和喜悦;过生日的时候,一起办的生日宴;因为是对方送给自己的第一份礼物,所以现在还在珍藏;领结婚证时读誓词,情人节时候专属的爱情告白……
爱需要说出来,也要做出来
美国心理学杂志曾经发表了一篇有趣的研究文章,如果情侣或者夫妻一起去看浪漫的电影,且在观后讨论,结果发现,一起看5场电影便能降低离婚率一半以上。
这其中的核心在于,夫妻通常都是知道各自在婚姻中哪些做得对,哪些做得不对,大家需要的正是找到机会让对方思考自己最近的所作所为。
因此,不管是热恋中的激情,是新婚燕尔,还是老夫老妻,爱该表白的就表白,该接受的接受,该买礼物的买礼物,该陪伴的陪伴,该拥抱的拥抱,必要的情感表达和惊喜都不可缺少!
不需要多隆重,也未必需要多破费,在爱里最重要的仪式感是看到彼此为这份感情投入的心思、精力和努力而已。
男人蹲下去为女人系上鞋带,女人站起来为男人系上领带;大家每天微笑地说早安和晚安;一起吃饭的时候给对方夹几块爱吃的菜;上班离家前说的那一句“我爱你”;在情人节或者结婚纪念日的时候精心准备的礼物……
这些都是一种仪式,生活本身就是在单调地重复着,遇上想要的爱了,如果还是一样没一点仪式性的变化,那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爱的行动可以通过物质(包括金钱、车、房、包、鲜花和各类礼物等)、精神(包括陪伴、旅游、散步、下厨等等)、语言(包括爱的表达、欣赏、认同等)、肢体(包括亲亲、抱抱、爱抚、性爱等)、行为(日常的帮助和习惯化的方式)等各个方面表达出来。
过节、求婚、拍婚纱照、筹备婚礼、过纪念日,全部是人们给爱的一个
又一个肯定的仪式。我们需要通过仪式,来表达自己的爱;需要通过仪式,来确定对方在爱着,我们也都需要这样的安全感。仪式感中所经历的前所未有的高度投入和情感体验,还会为我们留下深刻的爱的印记。
仪式感是爱情里的定心丸,是保鲜剂,是感情的调味品。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家长成长的心理及格线》。
2019年5月出版
作者:
张华
爱商心理创始人
肢体语言与微行为分析专家
国家心理咨询师培训专家
全国注册心理顾问项目发起人
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特约MBA讲师
全国多家电视媒体特邀婚恋心理专家
本书是专为12岁以下孩子的家长撰写的,所涉及的内容包括儿童期心理营养的关键点、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家长言传身教问题、儿童情绪管理与沟通、家长夸和赞的心理技巧、儿童自主性培养和抗逆力训练、儿童性教育操作与实务、儿童基本能力的家庭日常化培养等八大板块内容。
由理论到实际操作,手把手地讲述亲子教育的必备技巧和方法,这是一个优秀家长最起码应该掌握的心理常识及格线。
相关推荐
点击图片即为当当购买页面
点击右下角➷
告诉我们你在看(๑*◡*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