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非常纠结讲故事对孩子那么好,我却不会讲。PET说“父母是人,不是神”,慢慢的放下了,接纳了这个不完美的自己。然而就在这时,出现了奇迹。
于静——复盘8楼
我痴迷于讲故事,源于《小巫教你讲故事》这本书。
下面是这本书部分内容。
那讲故事真正的意义是什么呢?一言以蔽之,就是对孩子心灵的滋养,这是不可言说、无法量化的。
故事中的角色引领孩子探索并发现自己内心的宝藏,他们本能地体味到生活的酸甜苦辣和命运的指引;通过故事,孩子们学习到忠诚使心灵变得美丽,纯洁带来灵魂最高层次的喜悦;故事也让孩子们理解,自己降生在这个世界上,是因为有那么多美妙的探险经历在等待着他们!
故事能慢慢地渗入孩子的心灵,就好像给植物输送养分那样,不是把水和养分浇在叶子上,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而是涓涓滴滴地渗透到泥土底下,滋养植物的根部。吸收的过程是我们肉眼看不到的,但功效却是巨大的。故事讲得好,养分直接送到孩子的潜意识里,对孩子的心灵起到滋养、教育、感化和治疗的作用。
故事开启儿童智慧的大门——它具备一种奇特的“魔力”,能够最大程度激发儿童独特的想象力,让其插上翅膀自己翱翔,进入创造性图景的领域,超越感知与逻辑思维,达到最高层次的认知。听故事的时候,脑里有23个区域积极活动,讲听觉接收的信号转化为画面,称为“内心图景”,这就是人类思维的基础。任何其他的活动都不能如此有效地调动孩子的脑,积极的活动意味着神经元之间在建立新的链接。换句话说,听故事的时候,孩子的大脑在成长、在发展。
还有一个小节题目是“故事是开发孩子智力的最佳途径”。
这里说的讲故事,强调的是爸爸妈妈亲自给孩子讲,最好是关上灯,闭上眼,而不是读绘本。
既然讲故事这么多的好处,那必须亲自讲啊。不会编故事,那就背下来,回家讲给儿子。
可是现实是残酷的,每次当我去讲的时候,我发现好难啊,要么是讲的磕磕巴巴的,不连贯,要么是太耗脑,累。经常是,我说,“妈妈给你讲个故事吧”,儿子说,“不要”。很懊恼,连个故事都讲不好。喜欢读故事,但是没书,口头讲,完全没感觉,这到底是哪个感官没发展好?
有一天,我又要挑战讲故事了,只因为不舒服躺床上,儿子一直在床边站着,心生怜惜,没有提前准备,中间几度要放弃,迫于儿子一直说,“讲,讲”,只好硬着头皮讲下去。
三只小老鼠,去树林里,发现了一个大树洞,后来他们把这个树洞作为秘密基地,天天来这里玩。有一天,下起了雨,回不了家。天黑了,老鼠妈妈发现孩子们还没有回来,很着急。后来,有只小老鼠,看到有只小蚂蚁在树叶下躲雨,想到可以用树叶编织雨伞。就这样,他们编了三把雨伞,回了家。
故事的梗概就是这样,能编出一点点故事情节了,但仍旧感觉自己是不会讲故事的人,不会描述场景,不会用词,仍旧再也不想讲了。当我再次因为不会讲故事而难过时,我都会安慰自己,“我做为人,是有很大的局限性的,我不可能什么都做的那么好。很多时候,不是我不想给儿子最好的,是我自己没有,给不出来。儿子选择我作为妈妈,也一定是准备好了,愿意接受这样的人生挑战。我给不到,说不定对他也是一种人生历练。”
时隔多日,我又要挑战讲故事了,这次是书上看到的,故事情节简单,适合三岁多的小宝宝,<金发姑娘和三只小熊>。讲到“熊爸爸咆哮道:‘谁躺了我的床’”,儿子说,“妈妈别讲了,我害怕”,我顿时觉得,讲的正精彩呢,怎么不让讲了啊,好可惜。当我把后面的一点讲完,细细的回味这次讲故事的感觉,不再感觉没词讲不下去了,不再感觉伤脑了。难道我在讲故事的道路上迈上了新台阶?一点点欣慰。
突然觉得,带着这种不会讲故事的感觉生活一段时间,不需要别人告诉我怎么做,我自己也能找到一些小窍门。迈过这个坎,我更加信任自己了,同样也会把这种感觉投射到孩子身上,我也会无条件的信任他。这就是育儿先育己的道理吧。
我就在想,几度要放弃讲故事,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有人安慰我,或者告诉我,讲故事很重要,我不仅仅不能学会讲故事,还会徒增心理负担,让我觉得不会讲故事是天大的错误。
从而联想到育儿,当孩子害怕一些事情,遇到一些挫折,我们总是希望像救世主一样,告诉孩子怎么做,不仅会增加孩子的挫败感,还会让孩子迷失自己。尊重孩子的感受,允许孩子按照自己的节奏成长,相信他们一定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存方式。
因此,我们需要的不是被解救,而是被看见,被接纳,看见我们的挫败感,看见我们的努力,并且接纳真实的我们。孩子,亦是如此。
可能以后,还是讲不好故事,但那又如何?我是一个人,我也有局限性。就让我带着这样的感觉,一直讲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