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将至,最开心的莫过于那群孩子,因为又能拿厚厚的红包了!
然而面对一个个幸福“红包”,孩子们乐开怀的同时,更不知道如何去合理支配使用它,特别是上了小学以后,由于年龄和“学问”的增长,孩子自己已经有了一定的自主性和“主动权”要求,一不小心很容易酿成孩子乱花钱的习性。这时,作为父母应该花点心思,积极参与到压岁钱管理当中(不提倡霸占),从小培养孩子对理财的兴趣,并且教会孩子学会存钱、花钱、赚钱的理财之道。
体验储蓄的乐趣
很小的时候,我们知道钱可以买零食和玩具,于是认识到钱的“好处”,这时候,我们每个人都吵着要爸妈买过存钱罐,每天最开心的事就是将自己劳动换来的报酬或者学习成绩获来的奖励金存入罐子,不妨看出,其实理财思维在我们每个人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形成,大人们不应该错失良机。
孩子渐渐长大,压岁钱和平时积攒的零花钱也变多了,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到银行,以孩子的名字开立账户,继续培养孩子对储蓄的兴趣,这阶段,应该和孩子一起设计一下储蓄结构,将收到的压岁钱存成一年定期,第二年取出利息,再将本金和新一年的压岁钱转存定期,这样,真金白银的利息收入可以让孩子充分感觉到储蓄的妙处。而平时积攒的零花钱则以活期为主,达到一定数额之后再转存成期限短一些的定期存款,比如三个月。这样一来,孩子可以初步懂得搭配储蓄的合理性。
孩子有了一定积蓄后,对于一些必需的“大件”用品,比如自己喜欢的衣物、运动器具等,可以让孩子动用自己的积蓄去购买,这可以让孩子体会到成就感,而且能让孩子懂得,储蓄对于满足需求的作用,进一步对理财产生兴趣。
学会合理花钱
在小学阶段,家长应该相应地都会给一些零花钱,让孩子享受到“自由”支配权,也锻炼了孩子独立自主的经济能力。虽然给孩子一定自由,但零花钱的供给也要适量,避免孩子过于铺张浪费;同时,还是应该坚持“家庭小银行”的做法,以“利”诱惑孩子,提倡孩子节俭。
朋友帮她10岁的儿子制作了记账本,培养他养成记账的习惯,即使买一个冰激凌也要“记录”。孩子认真记录一个月后,十分吃惊:“没买啥东西,怎么就花了380元?”随后核对账本才发现,文具盒弄丢了,花了20元补买了一个,给爸爸买生日贺卡花了10元,买2本故事汇又是15元……原来积少成多,花费这么多。孩子只有亲自记录了花钱过程,才知道花钱如流水,从此,也知道了节约。
记账不仅可以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理财意识和习惯,也很容易让他们理解花钱容易挣钱难。
学习金融知识
“在外国一些发达国家,财商是必修的课程,但是在中国几乎是空白的,所以我认为金融理财课对小学生也好,中学生也好。理财对我们的身心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儿童心理学专家晏秀祥表示,人格健全需要智商、情商和财商。
为了填补这片空白,目前,我国已有很多地区把金融知识纳入中小学教育课程,通过开设金融知识课、建立金融知识宣传窗、金融知识角、开展主题班会、参与金融知识宣传日活动、举办专题讲座、征文、演讲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增进学生对金融知识的了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念,提升金融素养。
总之,我们应该让小朋友知道钱从哪里来的,钱怎么花,要让他们做金钱的主人,不是做金钱的奴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