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安元年(公元142年)
1、
春,正月十四日,赦天下,改元。
2、
秋,八月,南匈奴句龙王吾斯与薁鞬、台耆等再次造反,寇掠并州。
3、
八月二十一日,朝廷派遣侍中、河内人杜乔、周举、代理光禄大夫周栩、冯羡、魏郡人栾巴、张纲、郭遵、刘班巡视州郡,表彰贤良、忠勤,对贪污有罪者,如果是刺史及二千石级别官员,用驿马送弹劾奏章到朝廷;如果是县令以下官员,可以直接逮捕治罪。杜乔等受命出发。唯独张纲将车轮卸下,埋在洛阳都亭(驿站),说:“财狼当道,安问狐狸!”于是上奏弹劾:“大将军梁冀、河南尹梁不疑,以外戚蒙恩,居执政之任,而肆意贪污,恣情纵欲,谨条奏其无君之心十五事,皆臣子所切齿痛恨者!”
奏书递上去,京师震竦。但皇后梁妠正受皇帝宠爱,满朝官员都是梁氏亲族或姻亲,皇帝虽然知道张纲直言,也不能采纳。
杜乔到了兖州,表奏泰山太守李固政绩为天下第一,皇上征召李固为将作大匠。八位钦差大臣所弹劾的,大多是梁冀以及宦官亲党,互相援救,所有弹劾案都被搁置。侍御史、河南人种暠(hao)感到揪心,再做二次弹劾,廷尉吴雄、将作大匠李固也上言说:“八位钦差所纠举之人,应该急行诛罚。”皇帝于是将八位钦差的奏章,交付有司考正其罪。
梁冀痛恨张纲,想办法整他,当时广陵盗贼张婴寇乱扬州、徐州之间,已经十几年,当地太守不能制服。梁冀于是任命张纲为广陵太守。之前的历任太守,都请求多派兵马,张纲唯独单车赴任,到了广陵,直接到张婴营垒大门。张婴大惊,紧闭营门。张纲遣散随从的官吏,只留下十几个亲信,写信给张婴,请与相见。张婴见张纲至诚,于是出门拜谒。张纲请张婴上坐,说:“之前历任太守,大多肆虐贪暴,所以让公等怀忿相聚,这是地方官之罪,但是,你们的行为,也不符合大义。如今主上仁圣,希望以恩德招抚,所以派我来,让你们荣显爵禄,不愿以刑罚相加,这正是转祸为福之时。如果闻义不服,天子震怒,荆州、兖州、豫州大兵云合,身首横分,血嗣俱绝。这两条路之间的利害关系,希望你仔细思量!”
张婴听闻,流泪说:“荒野愚民,不能自通朝廷,又不堪侵暴,所以相聚偷生,就像鱼游在锅中,知道不可长久,只是喘息于须臾之间而已!如今明府一言,才是我等重生之时啊!”于是告辞回营。第二天,张婴率所部一万余人,与妻子面对面相互捆绑,到张纲处归降。张纲单车入营,大会群众,置酒为乐,遣散部众,随各人去到自己愿意去的地方。张纲亲自为他们规划宅地、田土等。愿意到政府做一个小吏的,也量财为用。于是人情悦服,南州晏然。朝廷论功,当给张纲封爵,被梁冀阻遏。张纲在郡一年,死在任上。张婴等五百余人为他服丧,送葬到犍为,堆土成坟。皇帝下诏,拜张纲之子为郎中,赐钱一百万。
当时,有能力的二千石以上高级地方官,还有洛阳县令任峻、冀州刺史、京兆人苏章、胶东国相、陈留人吴祐等人。洛阳县令在王涣之后,皆不称职。任峻能选用文武吏,各尽其用,举发惩治犯罪行为,从不拖延,人民不再畏惧官吏,其威猛超过王涣,只是文理政教不如。
苏章为冀州刺史,有故人为清河太守。苏章到任之后,想要惩办他的贪赃罪行,于是摆下酒宴,请太守把酒言欢,叙旧情,陈平生之好。太守大喜,说:“别人只有一个天,我有两个天(意思是苏章一定会庇护他)!”苏章说:“今日苏章与古人饮酒,这是私恩;明日冀州刺史办案,那是公法!”于是纠举他的罪行,州境肃然。后来,苏章因为摧折权贵,冒犯圣旨,被免官。当时天下日敝,民多愁苦,舆论日夜称赞苏章,但朝廷始终不再起用他。
吴祐为胶东国相,施政仁爱简略,人民都不忍心欺骗他。啬夫(乡官)孙性,私自给百姓加税,用钱买衣服给自己的父亲。父亲拿到衣服,骂他说:“你有这么好的长官,怎么忍心欺骗他!”督促他自首请罪。孙性惭愧,拿着衣服到相府自首。吴祐屏退左右,问他缘故。孙性汇报了父亲的话。吴祐说:“你因为孝敬父亲,而忍受污秽之名,这正如孔子的话:‘观过斯知仁矣。’看你犯的过错,就知道你的仁心了。”遣送他回去,向父亲谢罪,衣服还给他,赠送给他的父亲。
4、
冬,十月二十六日,太尉桓焉、司徒刘寿免职。
5、
罕羌部落五千余户到赵冲处投降,唯有烧何部落据守参䜌(luan),不肯归附。
十月二十九日,撤销张乔军屯。
6、
十一月七日,任命司隶校尉、下邳人赵峻为太尉,大司农胡广为司徒。
二年(公元143年)
1、
夏,四月八日,护羌校尉赵冲与汉阳太守张贡击烧当羌于参䜌,破之。
2、
六月二十五日,立南匈奴守义王兜楼储为呼兰若尸逐就单于。当时兜楼储在京师,皇上亲自主持仪式,授予玺绶,引上金銮宝殿,赐给车马、器服、金帛,十分丰厚。又下诏,命太常、大鸿胪与诸国在京为人质的王子,在广阳门外举行盛大饯行宴会,歌舞音乐,摔跤比赛,还有各种杂耍娱乐节目。
3、
冬,闰十月,赵冲击烧当羌于阿阳,破之。
4、
十一月,使匈奴中郎将、扶风人马寔(shi)派刺客将句龙王吾斯刺死。
5、
凉州自九月以来,地震一百八十次,山崩谷裂,城墙、官衙崩塌,人民被压死者甚众。
6、
尚书令黄琼认为,以前左雄所制定的选举孝廉的制度,只选精通儒学的,和熟悉公文程式的,范围太窄,于是上奏建议增加孝悌,以及有从政能力的,这样一共有儒学、文吏、孝悌、能从政者四项标准。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