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之前, 你们的行山都是自虐,
今天之后, 你们将会享受到行山的快乐"
By 潘博士
BCMC是BC省登山俱乐部的缩写。在北温的松鸡山上有一条以BCMC命名的步道,位于著名的Grouse Grind(GG)的东边,总长大约3公里,山脚到山顶爬高853米,比GG略微人少一些,是本地徒步登山人平时体能训练最爱的步道之一。
北美户外俱乐部网站上发出潘博士今天要在BCMC教授高山行走课程帖子的时候,当机立断就要报名。以前在北美户外的活动里听向潘博士学过高山行走的朋友们介绍说受益匪浅,但如何受益法,还没有人分享课堂笔记。很好奇可以学到什么。再加上周末的天气预报多云,是完美的攀登天。填好带有紧急联系人电话姓名的报名表,通过潘博士的电话短信和邮件交叉认证的小测试就通过了报名。
提前10分钟到达拼车的Burrad车站。看见带着帽子的潘博士,因为早从北美户外的帖子里了解到他是俄罗斯人,会说中文,倒也不出意料。一脸亲切、做为助教的Vera也开车准时到达,加上报名参加活动的其他同学,一路畅通无阻地到达了Grouse的停车场。
和一起参加课程的同学们打过招呼之后,潘博士开始给我们上如他十几分钟后所预言的颇具划时代意义的高山行走课程。在进入BCMC之前,潘博士首先以不久前发生过的女性徒步者失踪事件为例讨论徒步安全守则。潘博士总结过8条守则,简译如下:
1.出行前告知紧急联络人当天的行程路线和最晚返回时间。如果紧急联系人收到求救信号,或者出行者未在最晚返回时间内返回,紧急联系人马上报警,联系协助救援,保证救援启动。
2.和队伍保持联系,队友间距离确保在语音可抵达范围内。不管是普通徒步还是攀登高难度线路都要遵守不独行的原则。出行者尤其必须明白在悬崖边、夜间或恶劣天气下和独行可能会导致的严重后果(那个徒步者就是因为独行失踪的!)。
3.随身携带应急的急救包、头盔或紧急撤离必用装备。为了减轻负重而不携带这些装备是户外大忌。
4.每次出行做好野外过夜,以及照顾可能受伤的队友的准备。随身携带备用保暖衣服、救生膜、足够的食物及饮水等。
5.身体强健者应以不拖垮全队的速度行进。如果做领队,要照顾全队成员,以最慢队员舒适行进速度的80%-90%为基本行进速度。如果是跟从,保持队间距。友好低调、互助同行。
6.作为队员,不超出领队,不落后于殿后队员。
7.注意观察搭档的状况。认真对待各类蛛丝马迹,例如语音语调、身体姿势甚至眼神里流露出的安全问题。
8.出行中发现有任何的安全顾虑,马上通知领队、搭档和其他队友。
一条条对照真觉得自己每一条打破过。以前参加探险旅程时也是无知者无畏,才衡量出自己的户外水准还在小学一年级,对于风险控制远远意识不够。
这时候潘博士抛出一个问题:带队伍的时候,潘博士当先锋,Vera殿后押队,Vera的包里和登山杖上有响铃,这是做什么用的?提示:不是熊铃。
进入BCMC的树根密布的森林里走了一小截之后,潘博士停了下来: "每个人先轮流走一段。"一个同学两手撑着登山杖,步履均匀地走了大约10米,停在潘博士后面。我也跨过路上的树根,撑着登山杖大步流星地走过潘博士面前,停在她后面。后面的每个人都以自己舒适的方式走到我后面停下来。"你们要记住了,我站在你们的昨天与明天之间。"潘博士一路行来以俄罗斯口音的英文夹杂着俄罗斯口音的中文说着,不影响我们听出他的预言里的诗意。
"我们今天学的不是要让你们走更快,而是让你们能更有效率地在山间行走。" "速度不会带你到达山顶,如果你在到达山顶之前因为用力过猛让你自己先就疲惫不堪,后面就会走不动。"欲速则不达就是这个意思。
"保持小步,找好落脚点。弯曲膝盖。以感觉不到你的肌肉用力的程度行走。" "往上走的时候,身体重心前倾,以重力驱动下肢前行。" "不要在爬上爬下的过程中上下移动太多身体重心,不要浪费你的身体的能量。"
潘博士的口音不重要,因为在布满了树根的岩石,泥土堆积起来的山坡上行走,和我们的身体直接对话的是看不见的重力。"让重力成为你的朋友,而不是你的敌人。"走一段,练习一个技巧,总结下来,基本都是从省力出发的保持小步,身体前倾,弯曲膝盖的各种练习。
"登山杖是做什么用的?"潘博士很擅长于启发式教学。"是减轻膝盖负担用的。"我想当然地回答。
潘博士不同意流行的下山伤膝盖的说法,"如果你要用到膝盖周边的肌肉爬山上下,那就是姿势不正确。登山杖主要功能是保持平衡,但你走路时不应该依赖登山杖。"这一点倒是和常见的对于马拉松的评论类似,不是马拉松让人受伤,而是不科学训练或不训练导致许多人受伤。想想也是,多数时候的想当然都不正确。
在林中练习的时候,有一小会儿,阳光穿过云雾透进林子里,潘博士的自然课堂里布满了神光。
经过反复练习,加潘博士对每个人的点评,走到一半的时候,似乎大家都掌握了要领。这个时候,再看每个经过的人的姿势,我们有了不同的眼光。"她就是你们的昨天。"一个叉着腰,直立着走着的女生路过我们的时候,潘博士这样评论。
数学专业的潘博士眼里随时在用物理公式计算着重力、时间、配速,也在不时做着统计计算。在不同的山路上看过了许许多多的人行走,他可以从每个人的走路姿势里预测他/她可以走多久,也能看出谁会在一个小时后被追上。"还有极为重要的一条:在爬山的过程中不要停顿,要尽量保持你的节奏,不要忽快忽慢。在开始的时候就要想好用稍慢的速度行走,因为,你要评估的是你的体力是否能保持全程,而不是开始的一小段。速度不会带你到达山顶,坚持才能够。"到3/4的地方,潘博士今天的要点已经传授完毕。潘博士让我们每人轮流说一个要点来总结课程。他很满意我们的回答。感觉博士不只是在教我们如何走路,更多的是借走路来点拨我们如何观察与思考。他所传授的高山行走有点行禅味道在里面:每一步都是享受,每一步都有意义,不要为无意义的举动浪费精力与生命。
最后1/4就是我们实践的路程,没有记配速,但是的确感觉到爬山的步伐比以往轻快许多,每个人都很兴奋。和潘博士与Vera以标志性登顶姿势--California Climbers' Salute加州攀登者的致敬合影之后,最大的惊喜在山顶,早有北美户外俱乐部的山友登顶后在chalet里等了我们2个多小时,一起分享美食和心得。
完美的高山行走课程,特别的昨天与明天的分界线。
(文中问题的答案:潘博士在前面通过耳朵辨识Vera的铃铛声来判断整个队伍的行进速度,然后调整自己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