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康永的201节情商课第63节读书笔记
【升级态度】强迫症可能是生活的一种仪式感——脱敏
有一个流行用语,叫做“强迫症”。 “强迫症”既然其中有一个病症的“症”字,应该就是一种疾病吧?可是其实,在心理学严格的定义上,很多我们随性地称为“强迫症”的行为,根本就没有到强迫症的程度。所以今天的情商课,想要来厘清一下这方面的误会。如果你本人听完今天的情商课之后,发现自己所谓的“强迫症”,根本只是你个人的行为特色,也就不用再担心,不至于构成这方面持续的困扰。
我有一次参加一个节目录影,当时一起录影的有赵又廷,高晓松,还有马东,我们四个人是节目的评审。来参加节目的其中一位选手,当时为了要表现,把手边的豆子乱七八糟地撒在了地上。高晓松跟马东跟我三个人其实没有什么反应,可是,赵又廷立刻表示受不了,起身去捡这些豆子。
当时赵又廷告诉我们说,他受不了这些豆子这样漫无章法、乱七八糟地撒得满地都是。我就忍不住问赵又廷说,“如果拍戏的时候,导演需要场景里面,跟你演对手戏的人把豆子撒得满地都是,可是你必须要演出很平静的情绪,你能够演吗?”赵又廷说,“工作需要,当然会继续演下去。”
我也碰到过,有明星跟我说TA有密集恐惧症。当时我们去的那个机场,整个天花板都是密密麻麻的洞眼,对TA来讲是很恐怖的一个机场。可是,当我们发现我们快要赶不上那班飞机的时候,这位明星也是照样拎着TA的行李箱,快速地在这个TA认为很恐怖的机场里面急速前行,没有困扰TA到无法行走的程度。
刚刚这两个故事告诉我们,当事人确实感觉到不舒服。可是,这个不舒服,没有严重到会耽误他们做要紧的事情。其实在一个节目里面,评审如果一直是高高在上,让人感觉到没有破绽,会让人觉得这些人缺乏了人性。赵又廷愿意曝露他的这一面,会让现场的气氛为之放松。
大家都放了心,觉得,赵又廷起码不是我们心目中那么完美的人。他还是显示出,他会被某些事件所困扰。我们很容易就判断出这是他的特色,而不是一种疾病。
我也遇过一些所谓有“洁癖”的人,他们会把自己家里面的沙发,从买进来的那一天开始,就用塑胶布给罩住。结果每个客人坐到这个沙发的时候,其实都坐不到沙发本身的皮的质感,都坐在塑胶布上面。如果你花大钱买了一套牛皮的沙发,可是十年来,你都始终只享受到坐在塑胶上面的感觉,享受不到牛皮的温暖、质感,为何要花大钱买牛皮沙发呢?可是只要当事人不在意,TA可以说,TA光是看着这些牛皮沙发,心情就会很好,TA不在乎触感方面差一点,那这个牛皮沙发依然发挥了它的功能,它的价值。
相对的,如果你开一家餐厅,可是你却怕客人把沙发给弄脏,结果把沙发全部都罩上了透明塑胶布,我想客人会抱怨,觉得“来到这个餐厅,没有享受到TA花钱应有的价值”,这样就构成了困扰。所以有一些场合,强迫症是一个困扰,有一些不是。
今天的情商课,我们想要为大家厘清,这种所谓的强迫行为是怎么来的?
我们介绍的第一个形成的原因是仪式感。我相信很多男生在学校没有打过领带,可是一旦毕业之后要去上班,被逼迫要打上领带的第一次,都会感觉到“打领带是一个不舒服的事情,颈子受到了束缚”。实际上,“打领带”这件事情,恐怕就是在追求对你形成某一种束缚,分分秒秒提醒着你,这不是一个可以放松的场合。
当然,打领带已经是最常见的事情,我们不认为这是强迫行为,可是,它是一个仪式感。当我们下了班解掉领带的时候,这也是一个仪式,我们重新回到了放松的个人生活里。而被我们认为有强迫行为的人,只是把这种仪式感表现得特别地明显。像我访问过一位市长,他管理他的城市非常有效率。可是另外一件他在市政府里面有名的事情,就是他每次开会的时候,当秘书把公文打字打好了,用订书针给订起来的时候,这位市长会拿着尺,去量这个订书针距离下一个订书针之间的距离,必须要每一份公文都一模一样,他才愿意开始开会。这,就是这位市长的仪式感。
听到这边你可以想一下,有些事情你是不是喜欢混着做?比方说,一边上社交网站,一边背英文单字,结果背英文单字的效率很差。如果你想要切换一下你的态度,能够明确地划分开来“上社交网站”的时间跟“背英文”单字的时间,也许你就可以帮自己找到一个小小的仪式,来让你自己找到一种标点符号。这个标点符号一出现,你的态度就会转换。像有些人想要开始专心工作的时候,会把TA的智慧手机放到抽屉里面,然后把抽屉上锁,这就是一个仪式。没有困扰到任何人,所以不会被认为是强迫的行为,可是,的确帮助了态度的切换。
接下来我要介绍,所谓强迫行为的第二种成因是敏感。这种敏感会造成当事人对于其他人的行为感觉到难以忍受。我有个朋友对于其他人不用皮夹装钱难以忍受。这个人甚至对于其他人把钞票放的方向不同,也会感觉到难以忍受。
我相信,如果你拿一叠钞票给你的朋友,结果发现TA要把钞票全部都转移到同一个方向,很整齐地叠在一起,很隆重地放进TA的长皮夹里面,你当然会很轻易地称你这个朋友有强迫症,甚至引为笑谈告诉别人。只要TA没有严重到,到马路上去掏每一个人的口袋,把钞票给掏出来,把它给用熨斗给烫平,这就不构成困扰了。
如果当事人真的想要改变这种强迫行为,心理学上有一种疗法叫做“满贯疗法”。满贯疗法很不讨人喜欢,就是要当事人透过忍受,一点一点地把这种特殊的感受完全地磨掉。比方说,号称有“密集恐惧症”的人,你让TA近距离地盯着一个莲藕的洞眼,或者近距离地盯着癞蛤蟆背上的点点,透过一次又一次的忍受,来把这种对于密集的恐惧一点一点地磨掉,这就是“满贯疗法”。
可是往往不需要动用到这种满贯疗法,人生或者时间就会把这种过敏的感觉给克服。很多妈妈在少女时期,一看到蟑螂就尖叫,逃出屋子外面;可是当了妈妈之后,她能够用肉掌就把蟑螂给拍死。应该就是因为当了妈妈之后,人生的忍受度大大地增强,再也不会觉得蟑螂有什么了不起。
但是请记得,我们的情商课希望你能够舒服地做自己,而不是变成一个跟其他人一模一样的人。如果用种种的疗法,把自己的特色给消除掉,值得吗?如果听完今天的情商课,你发现你的怪癖、你的敏感都是你个人特色的一部分,那就是你最特别的自我。实在不需要为了去迎合别人,而把这些特色给抹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