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将我从各个渠道通过学习了解到的用户体验地图做一个总结,主要介绍用户体验地图不同的结构形式。
回顾:本系列的第一篇文章介绍了什么是用户体验地图,第二篇文章我让大家了解下用户体验地图在产品设计不同阶段的作用
|体验地图对项目成员的作用
用户体验地图是一个多角色成员参与的工作,不是某一个人单独产生的,可以帮助团队成员了解项目整体情况
PM/UE成员:他们可以看到一个真实用户的使用场景、行为路径、用户感受、想法和痛点,这样子我们的产品设计、UE成员可以寻求机会点,找到解决方案,做更有针对性的设计。
RD成员:他们是很难接触到真正的用户一群人,但是通过用户体验地图,他们可以知道用户目标及真正的行为反馈,比如用户反馈页面加载速度很慢,这是一个技术上的问题,RD可以寻找加载缓慢的问题,提供技术最合理的解决方案,实现技术到产品的最优转化。
QA成员:同样很难接触到用户,通过用户体验地图可以对目标用户有一个更清晰的了解,可以拆分不同用户场景的case来做测试,不单单只是功能上操作是否有bug的简单测试。
运营成员:通过用户体验地图可以真实的感受到用户故事,发现用户是真实需要这个功能的,从而可以作为产品亮点,更好的包装产品进行推广,使更多的用户使用这个功能。
|体验地图在全流程的作用
项目初期:
通过体验地图还原用户场景,发现不同场景的不同需求,分析用户真实需求,评估需求,以此进行产品设计。
比如:移动医疗产品,在产品初期的时候,当产品没有任何成型的东西,不知道该如何设计产品的功能需求,就可以通过研究用户发现用户场景。
如图所示
第一个场景,用户通过网络去就医或自诊断,会经常上网搜一些症状,治疗方法。
第二个场景,用户会通过网络去咨询一些专家医生或一对一的了解来确诊。
第三个场景,用户会通过网络预约挂号、预约医生,然后去医院进行治疗或者复诊。
我们对这些场景再进行细分,分析用户关注的点,期望值是什么,以第二个场景为例,用户咨询医生时,会关注如何寻找更有权威性可信赖的医生以及同等症状的用户对医生的评价,如何更高效的进行一对一聊天,那么通过这些分析再去做产品设计,就更有针对性和设计依据。
项目中期:
再有了成型的demo之后,可进行demo测试来对比不同demo之间的用户体验,进行对比抉择,优化出一个最终方案。
项目上线:
在项目上线之后,因为优化迭代的颗粒度变细,所以再设计产品的2.0、3.0等版本,产品的方向和需求是比较难以拿捏的,然而通过体验地图,我们可以持续跟进产品需求的变化,跟进目标用户对真正需求的想法,打磨细节。
如图所示,也可以定期对比竞品的用户体验,如上图每一根情感曲线就是一个竞品的体验分析,通过对比曲线,可以很直观的看到产品与竞品之间的差距,我们可以找到哪些点产品做的还不够,从而对产品进行改进优化。
|总结
用户体验地图是一个全流程的分析,非常高度概括全局性的地图,可以记录用户真实的感受,同时也需要项目团队中各个角色的参与,让各个角色成员更了解目标用户,通过用户体验地图也对产品进行可持续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