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醒来看了一篇《人物》杂志的关于过年吵架的话题。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有那么多的人家都会吵架,而且吵架的理由千奇百怪,不乏奇葩。
我对这个话题很有感触,因为我从小就是生长在这样的环境中。下面以我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谈谈关于家庭吵架的因素。
夫妻的匹配度
男女的匹配度非常重要,可以说是占大部分的比例。
我家的父亲和母亲,就是这样一对悬殊的夫妻。
我小时候对父亲很是不满,情绪不稳,说话尖酸刻薄,动不动发脾气。现在也能理解上来,他为何如此,确实除了本身的家庭教育经历外,他们这对夫妻不匹配。说明白些,我父亲的能力和见识各方面的综合来看,要比我母亲强太多。
比如,他们曾经的一次吵架,我印象非常深刻。
我的家乡在山区,经济作物是竹子。有一年父亲和一个外地的商贩合作,给毛笋加工厂做中间商,就是在村子里从村民的手中收毛笋,装车后运送到罐头厂,做中间商赚差价。第一年的收入不错。可是第二年行情急转直下,父亲打听下来后,觉得没啥赚头,于是在家里随口说起,今年这行很难干,要么把这个资源给村子里的某某人算了。
父亲也就随口说说罢了,可是母亲当真了,听进去了。一次在春笋季节即将来临的时候,厂商派人来村子里摸底,是母亲接待的,她直接把人家给领别人家去了。这人也不是啥有 能力的,只是在父亲手下干过活。当然接待不下来。
父亲后来得知此事后,大发雷霆,气不打一处来,直接动手跟母亲干上了,母亲自然不是对手,身上有多处伤痕。到了要去医院的地步。
我们姐妹那时候还小,觉得一个男人对待自家的女人,这么粗暴,真是太过分。直到我长大后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我知道母亲是一个不懂察言观色的人,人情世故也缺乏经验,竟然把有可能送上来门来的一笔生意给推卸出去,换成是谁都忍不了。
我家的母亲自是弱势的一方,小孩子的眼中谁弱谁强,大多是内心偏向弱势方,同时对强势方产生恨意。
情绪稳定
我的父亲就是一个情绪极不稳定的例子。
比如,我们家好好吃着饭,突然有一人进来聊天。聊着聊着,会问你们家煮饭为啥不用高压锅,这个多快啊。在高压锅刚刚兴起时,父亲倒是很快入手一个。但是母亲不会用,有些怕,一直放着没用。
母亲说,这个东东有些危险,我还是不用为好。
我想对于一个农村妇女,接受新东西的确是一大困难,母亲这样的人也是不少的。照理父亲可以帮助母亲正确使用,一起接受新事物。可是就是别人的这样一句无心话语,会激起我家的一场战争,也许当时父亲的心情非常不好,这只是一根导火索。
父亲听了后,当场发飙,大骂母亲是个废物,好像也动手把杯子之类的摔碎了。我当时没有在场,是后来听来我家的那人描述给我听的,说我父亲这人咋这样,竟会为了这样一句话发如此大火。我说,我家这样的事情是常态,父亲经常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搞得全家鸡犬不宁。
那父亲的情绪为何如此?究其下来也是有根可循的。
我的奶奶年轻时候就是这样,爷爷老实木讷,能力不足,一家老小的生活压力在奶奶的身上。生活的煎熬让奶奶脾气暴躁,无处发泄,只能在家骂大骂小,动手也是家常便饭。父亲现在还在说,你奶奶简直是法西斯教育。他很长一段时间都对奶奶怀恨在心。
这样的家庭氛围,出来的孩子自然不会情绪稳定。我的父亲和姑姑很好地遗传了这个暴脾气。
所以,我们姐妹吃过这样的苦,发誓让自己的孩子不会再如此受折磨了。
教育程度
今天我看到的这些吵架的案例,这些家庭的父母基本都是没有受到良好的高等教育,本人又缺智慧。
没有良好的教育,就没有大局观。
比如有一户家庭出去旅游,孩子带着父母出去,春节里人流拥挤,吃不好睡不好玩不好。父母不予理解,还这样那样的抱怨,责怪子女安排不当,考虑不周全。
看看,这样的父母谁带出去谁气受,不会理解别人的不易,以自己为中心。
老一辈里这样父母太多了。去年我带父母去成都,晚上的飞机,到了机场后,接机的又耽搁一会,母亲就忍不住抱怨着,可能她也是无心之语,随口说说罢了。但是对于一个我带出去的,听了后心里是什么感受。
还有我家妹妹开一家水果店,她的老公公时常来照应,但是来到店里之后看着这个不顺眼,那个不顺眼,整天发愁这个这么卖,那个会腐烂浪费钱。知道他是为了让子女好,心疼钱,让别人听了这些会不会不舒服,老人是没有这个换位思考的想法。
所以,春节吵架的这些家庭,也不仅仅是春节吵架,只不过集中爆发一次比较大的而已,平时家庭的成员相处很累,按时髦的活法,内耗太大。
但是这些人这辈子是不会有大的改变了,我相信年轻 的一代将会完全不一样,社会总是这样前进的。